古代哲学家
•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修身方面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其传世作品《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主张 “克己复礼”,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其思想核心是 “仁”,即爱人。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
• 庄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庄学。他崇尚自由,最早提出 “内圣外王” 思想,洞悉易理,指出 “《易》以道阴阳”,其 “三籁” 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主张顺应自然、逍遥自在,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反对人为物役.
• 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宣扬 “仁政”,最早提出 “民贵君轻” 的思想,认为得民心是君主能否得天下的关键,强调君主应以民为本,与民同乐。倡导 “以仁为本”,主张人性本善,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育来扩充善性.
•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认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成为有道德的人.
•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创建了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系统地提出了 “天人感应”“大一统” 学说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主张,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还提出了 “三纲五常” 等重要儒家理论,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 朱熹: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其理学思想强调 “理”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通过 “格物致知” 的方法来认识 “理”,即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研究来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著述甚多,《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 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心学集大成者。其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 “陈湛心学”。主张 “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人心中固有的善性,只要通过自我反省和实践,就能够恢复良知,达到圣贤的境界。强调知行合一,即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反对将知和行割裂开来.
近现代哲学家
• 黄宗羲: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等,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主张以 “天下之法” 取代皇帝的 “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其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王夫之: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主张 “气一元论”,批判了程朱理学的 “理在气先” 等观点。在认识论上,强调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提出了 “行先知后” 的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唐君毅: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新儒学代表人物,新亚书院创始人之一。提出了 “心灵九境” 说,继承中国儒家传统的人文主义世界观,从生命心灵出发解释宇宙,主张把人类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活动,从不同方面与层次给予应有的肯定,企图使一切文化能并育而不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