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官职术语
- 君王:这是最为普遍的称呼之一,近年来众多关于君王的电视剧广受观众喜爱。你知道这个称号的起源吗?原本,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王绾、李斯等人仿效传说中的三皇,上尊号为秦帝。嬴政决定同时采用帝号,自称为皇帝,意指其伟大成就可与“三皇五帝”相媲美。从那时起,历代王朝的君主皆自称为皇帝,通常被称为陛下。
- 高祖:秦始皇尊其父庄襄王为高祖;汉高祖刘邦亦尊其父为高祖,亦称为“上皇”。历史上的皇帝在未驾崩时传位给继承人,也会自称为高祖。
- 皇女:帝王或诸侯之女的尊称。周朝时称为王女,战国时期开始被称为皇女。到了汉代,皇帝的女儿被称为皇女,皇帝的姐妹则称为长皇女,皇帝的姑母则称为大长皇女,这些称谓一直沿用至后世。
- 帝婿:帝婿最初只是一个官职名,汉代武帝时期设立帝婿都尉,负责副车的马匹,属于近侍官的一种,通常由宗室或外戚以及各皇女的子孙担任。魏晋时期之后,皇帝的女婿依照惯例会被授予此称号,简称为帝婿,但并非实际官职,到了清代则改称为“额驸”。
- 相国:官职称谓。起源于战国时期,是所有官员中的最高领导,也称为“相邦”。秦朝以后,成为封建政权体系中的最高官职,辅助皇帝,总揽全国政务。西汉初期称为相国,后来又改称相国,与大司马、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西汉末期,改称为大司徒,东汉末期再次改称为相国。
- 丞相:封建时代辅助君主的官员称为丞相,其职位大致相当于现今的“首相”或“辅政”。相代表主持,丞表示辅助。历代丞相的正式官名不同,其权力范围和行使方式也有所差异。封建时代民间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的地位,但总体而言,随着君主集权的加强,丞相的权力也逐渐减弱,明朝的情况尤为典型。明代为了防止权臣篡权,废除了丞相制度,而以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后来大学士实际上成为了丞相。
- 学官:在古代,学官并非学位,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官职。魏晋时期,选拔文学之士,负责礼仪、编纂、著作等事务,统称为学官。由于所属机构不同,权力各异。有负责著作的,如北齐的文林馆学官,唐代的集贤院学官;有专门为皇帝讲学、读书的,还有起草诏令、参与机密的。宋代的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学官与大学官是为那些需要礼遇的大臣或文学之士而设,通常是虚衔,而明清两代的殿阁学官实际上掌握着丞相的权力,这是历史上地位最高的“学官”。
- 教官:教官同样是官职称谓。六国时期,诸子、诗赋、法术、方技都设有教官,秦汉两代继续沿用这一官职。西汉时期隶属于太常,称为太常教官,汉武帝建元五年设立五经教官,晋代设立国子教官,唐代有太学国子诸教官和律法教官、算术教官等,均为教授官职,与负责礼仪的太常教官不同。明、清两代有国子教官,太常教官,而以五经教官为孔孟及儒家诸族的世袭官职,教官中有不少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如唐代的韩愈就是名副其实的国子教官。
- 御医:周朝官制中设有医师,负责医疗政策和法令。秦汉两代设立太医令丞。汉代初期隶属于太常寺,后来改隶属于少府。魏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沿用这一设置。隋代设立太医署,宋代改称太医局,元代又改为太医院,明清两代名称不变,其职责没有大的变化。后世泛称皇帝的医生为御医或太医,而他的“卫生部长”职权反而被遗忘了。
在古代中国,官职的任命和变动有着丰富的词汇来描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官职类词语及其含义:
-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官职,通常用于高官的任命。
- 除:任命或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后授予新职。
- 授:给予官职。
- 赏:特指皇帝赐予官职或爵位。
-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 起:重新起用某人担任官职。
- 察:考察后推荐或选举。
- 仕:做官,担任官职。
- 仕宦:指做官或任官职。
- 仕进:进身为官。
-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 荐、举: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 知:特指被推荐或任命为地方官。
-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 超迁:越级升迁。
-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 陟:提升官职。
- 升:提升官职。
-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此外,还有一些词汇用于描述官职的调动、降职或免职,如:
- 转、调、徙:调动官职。
- 迁:调动改派,可指升职、降职或平级调动。
- 改:改任官职。
- 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 出:京官外放。
- 补:补任空缺官职。
- 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任官职。
- 罢、免、夺:免去或解除官职。
- 贬、谪:降职并外放。
这些词汇反映了古代中国官僚体系的复杂性和对官职变动的细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