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素材资料库:海量 高质量信息源/小说视频课/专题素材
小说视频课:4大能力矩阵 全覆盖,共50+课程
「零基础网文写作启航课」 从构思到码字,带你入门网文创作
新手必修
网文入门
写作启蒙

17节课/1小时27分钟

开始学习2639人在学
「网文进阶实战课」从入门到签约,21节课助你迈向职业写手
进阶提升
实战指导
签约必备

22节课/6小时35分钟

开始学习3639人在学
「网文进阶创作工作坊」深度案例拆解,提升作品精细度
案例教学
创作进阶
精品打造

37节课/38小时20分钟

开始学习1639人在学
「创意故事写作大师课」跟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探索文学创作的艺术
大师课程
文学创作
创意写作

23节课/1小时15分钟

开始学习2239人在学
全网精选小说素材库:50+精选写作专题,百万精选素材
玄幻奇幻小说资料
玄幻奇幻小说资料
构建奇幻世界的灵感源泉。本栏目提供魔法体系、异世界构造、神话生物等玄幻奇幻元素,为新手作家构建世界观,为专业作家增添创作深度。
武侠仙侠小说资料
武侠仙侠小说资料
探索武侠与仙侠的奇幻世界。本栏目汇集传统武术、仙法秘籍、江湖传说等资料,激发新手作家的想象力,丰富专业作家的故事元素。
历史军事小说资料
历史军事小说资料
穿越时空的军事历史宝库。本栏目涵盖古代至现代的战争策略、武器装备、著名战役及军事人物资料,为作家们提供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军事细节。
科幻悬疑小说资料
科幻悬疑小说资料
开启科幻与悬疑的创意之门。本栏目精选未来科技、神秘事件、推理逻辑等资料,为新手作家提供灵感源泉,为专业作家深化情节构建。
都市言情小说资料
都市言情小说资料
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的多面镜。本栏目提供都市生活、职场文化、社会现象等现实题材资料,帮助新手作家描绘真实生活,为专业作家提供深入洞察。
历史人文小说资料
历史人文小说资料
【历史人文资料】栏目是网文创作的灵感宝库,提供丰富的历史背景、人物传记和文化知识。无论您是探索古代王朝的奥秘,还是构建虚构世界的框架,这里的历史资料都能助您
古代常识小说资料
古代常识小说资料
深入古代世界的百科全书。本栏目提供详尽的古代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常识资料,为新手作家打下坚实基础,为专业作家提供丰富素材。
鬼神精怪小说资料
鬼神精怪小说资料
【鬼神精怪资料】栏目汇集了中国丰富的鬼神传说与精怪故事,为小说家们提供了一个探索神秘与超自然现象的资料平台。无论您是编织悬疑故事还是构建奇幻世界,这里都能提
首页
位置首页>中国古代的旅行考察事业
分类小说素材库
玄幻奇幻小说资料
构建奇幻世界的灵感源泉。本栏目提供魔法体系、异世界构造、神话生物等玄幻奇幻元素,为新手作家构建世界观,为专业作家增添创作深度。
武侠仙侠小说资料
探索武侠与仙侠的奇幻世界。本栏目汇集传统武术、仙法秘籍、江湖传说等资料,激发新手作家的想象力,丰富专业作家的故事元素。
历史军事小说资料
穿越时空的军事历史宝库。本栏目涵盖古代至现代的战争策略、武器装备、著名战役及军事人物资料,为作家们提供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军事细节。
科幻悬疑小说资料
开启科幻与悬疑的创意之门。本栏目精选未来科技、神秘事件、推理逻辑等资料,为新手作家提供灵感源泉,为专业作家深化情节构建。
都市言情小说资料
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的多面镜。本栏目提供都市生活、职场文化、社会现象等现实题材资料,帮助新手作家描绘真实生活,为专业作家提供深入洞察。
历史人文小说资料
【历史人文资料】栏目是网文创作的灵感宝库,提供丰富的历史背景、人物传记和文化知识。无论您是探索古代王朝的奥秘,还是构建虚构世界的框架,这里的历史资料都能助您
古代常识小说资料
深入古代世界的百科全书。本栏目提供详尽的古代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常识资料,为新手作家打下坚实基础,为专业作家提供丰富素材。
鬼神精怪小说资料
【鬼神精怪资料】栏目汇集了中国丰富的鬼神传说与精怪故事,为小说家们提供了一个探索神秘与超自然现象的资料平台。无论您是编织悬疑故事还是构建奇幻世界,这里都能提
民俗文化小说资料
探索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创作注入灵魂。本栏目汇集各地传统、节日庆典、民间传说等资料,助力作家们塑造鲜活的故事背景,激发创作灵感。
人物描写小说资料
【人物描写资料】栏目是作家的宝库,提供深入的人物塑造技巧。无论是新手还是资深作者,都能在此找到灵感,从细节描写到心理刻画,打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小说分类写作资料
精细分类,专注创作。本栏目针对不同小说流派提供专业写作指南,从玄幻到现实,从悬疑到科幻,为各类作家量身定制写作资源。
小说素材资料
小说创作的素材宝库。本栏目囊括人物设定、场景描写、对话技巧等丰富素材,为新手作家提供创作灵感,为专业作家增添作品色彩。
中国神华体系小说资料
【中国神话体系】栏目深入挖掘中国古代神话的精髓,为小说创作提供神话故事、传说人物及神秘世界观的详尽资料。无论您是构思奇幻史诗还是编织现代寓言,这里都能激发
字词句篇描写小说资料
【字词句篇描写】栏目精心策划,旨在提升作者的文字功底。本栏目涵盖词汇选择、句子构造、段落布局等技巧,帮助新手作家夯实基础,助力专业作家精炼表达。
写作技巧提升资料
本栏目精选写作秘籍,涵盖情节设计、角色塑造、文笔提升等核心技巧。无论您是新手还是资深作者,都能在此找到灵感与指导,让您的作品更加引人入胜。
小说角色取名资料
【角色取名资料】栏目,是网文小说创作者的命名宝典。无论您是初入写作领域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作家,这里都提供了丰富的角色命名资源和创意灵感。从传统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各种风格的名字任您挑选,助您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网文小说通用百科资料
【通用百科资料】栏目是知识的宝库,为小说创作提供丰富的背景信息。本栏目涵盖历史、科学、文化等多领域知识,助力作者拓宽视野,丰富作品内涵,无论是新手还是专业作家,都能在此找到创作的灵感。
网络小说写作技巧资料
提升写作技能的秘籍。本栏目精选情节构建、角色塑造、文笔提升等实用写作技巧,助力新手作家快速成长,专业作家精益求精。
会员专享
复制本文链接

中国古代的旅行考察事业

2024-10-29 17:17:1317052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或因政治的、或因宗教的、或因经济的目的,经河西走廊到达中亚、南亚

各国访问考察,或取海路越南海远航到印度洋沿岸各国访问考察的,不乏其人。其中以汉代的张骞

(前175?-前114)、晋代的法显、唐代的玄奘(602-664①)、明代的郑和、徐霞客等五人在旅

行考察中所取得的成就最为卓著。

汉代张骞的三次出使

张骞,陕西汉中成固(今城固)人。他受汉武帝的派遣,曾经三次出使。第一次是在建元三年

(公元前138年),从长安出发,到达中亚的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境

内的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大夏(阿富汗北部)、大月氏

(阿姆河流域和它迤西一带)等国,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回国,前后历十三年。第二次是在元

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从西蜀的犍为(今四川宜宾)出发,试图经云南、贵州探寻前往身毒(yu

ándu,今印度)的捷径,但是没有成功。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第三次出使,到达乌孙(今伊犁

河、楚河、巴尔喀什湖、伊塞克湖一带)、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身毒、安息(在伊朗高

原)、于阗(今新疆和田)、扦弥(今新疆于田)等国。张骞以及他的分遣队,先后到了当时中亚、

西亚、西南亚的一些国家。

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各国的意义是重大的。在他出使成功以后,经由河西走廊通往中亚的大道更加

畅通,成为著名的“丝绸之路”。两汉以及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这“丝绸之路”,不断地向中

亚、西亚、西南亚各国派遣使节,这些国家的使节也频频来华;商贾更是沿着张骞开辟的道路,络绎

不绝地往返于中国和中亚各国之间。这就促进了东西方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推动了

这些国家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张骞出使旅行的地理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他把沿途亲身经过的和传闻中的国家,如:大宛、乌

孙、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奄蔡、条支(今伊朗、伊拉克境)等十几个国家的人口、乒

力、物产、交通以及这些国家彼此之间的距离,都一一加以详尽的介绍。这是我国古代有关中亚各国

经济地理最早的描述。途中,他对自然地理情况也有认真的考察,发现于阗以西的河流都向西流入西

海(今咸海),于阗以东的河流都流入蒲昌海(令罗布泊)。对身毒、条支等国的气候也有扼要的描

述。张骞说:印度的气候卑湿暑热;条支国靠近地中海,气候炎热,多稻田。这些记载都是正确的。

张骞在开阔中国人民的地理视野、丰富中国人民的地理知识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张骞的第二次出使,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他这次出使的地理意义还是值得重视的。他根据第

一次出使的时候在大夏看见邛竹杖、蜀布这一件事,作出十分大胆却是颇为合理的推测,认为从四川

应该有条经过印度通往阿富汗的捷径。在这个信念驱使下。张骞进行了第二次出使:虽然只到了昆

明,但是通过这次旅行,得知在四川南面千里之外有一个叫滇越(今缅甸)的国家。同时,通

过张骞的考察,进一步了解了四川西南部、云南、贵州一带地方的情况,这为后来开拓这一带地

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晋代法显的南亚之行

法显,晋平阳郡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是晋代的高僧。普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

他以六十多岁的高龄,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穿越葱岭(帕米尔),遍历北、西、中和东印度,

以后又下南印度,乘船经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渡南海、东海,于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在

山东半岛的峙山地区登陆,回到阔别十三年的祖国。回国后,他根据亲身历经三十多国的所见所闻,

写成《佛国记》(也称《法显传》、《佛游天竺记》、《历游天竺记传》)这部在文学和地一学上都

具重要意义的杰作。

《佛国记》全书九千多字。它以精练的文辞,生动地记述中亚和印度的宗教经典、风土人情、山

川形势、经济生活等情况。它不但使我们了解了汉晋时期东西方商业和文化交通的几条主要路线,而

且也提供了法显当年所见印度阿育王建立的石柱,以及石柱上所刻的敕文和雕刻艺术,它是我们研究

阿育王时代极其珍贵的资料。

法显是我国从陆路到达中亚并深入旅行到印度、然后取海路回国的第一个人。他写的《佛国记》

是现在能看到的我国古代记述中亚、印度和南海地理风俗的第一部著作。全书文字不多,但是它所包

含的有关地理知识的内容,却是十分丰富的。试引证几段他在旅途的不同地段所记下不同的自然地理

景色,略加说明。

“沙河中……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

耳。”这里,他把从敦煌到鄯善(令若羌东北)一千五百里的茫茫沙漠生动而逼真地描述出来了。

法显西行往返路线图。

越过葱岭,自然景色别具一格。书中说道:“自葱岭已前,草木果实皆异,唯竹及安石榴、甘蔗

三物,与汉地同耳。……葱岭冬夏有雪,……彼土人,人即名为雪山人也。……顺岭西南行十五日,其

道艰阻,崖岸险绝。其山唯石,壁立千切,临之目眩,欲进则投足无所。”法显把葱岭冬夏积雪的寒

冷气候和崎岖险峻的地形,描绘得淋漓尽致,人们读到它仿佛自己置身于高耸人云、白雪皑皑的世界

屋脊之巅。

度山之后,再向东走过印度河(当时他叫新头河)到印度(南天竺),这里的地理景色又大不相

同。”复渡新头何,两岸皆平地……自渡新头河至南天竺,迄于南海,四五万里,皆平坦,无大山

川,”虽然“四五万里”是出于估计,“无大山川”和事实也有出入,但是法显进入了印度河平原以

后,对那里的自然景色的记述,却为今天我们了解古代当地情况提供了有用的资料。另外,法显对中

印度的气候,也有简洁的描写。如:“……从是(指恒河上游的摩头罗——引者)以南,名为中国

(指中印度——引者)。中国寒暑调和,无霜雪。人民殷乐。”

后来,他乘船到达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法显说:“其国和适,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

随人,无所时节。”这正是斯里兰卡热带气候的真实写照,那里终年炎热,长夏无冬,一年四季都是

作物生长季节。

诚然,法显虽是为“求戒律”而西行,但是他以简明扼要、具体生动的语言,把旅途所经的山

川、地势、气候、物产等情况一一载入《佛国记》,无疑他对扩大中国人民的视野,丰富中国人民的

地理知识,有重要的贡献。它也是我们今天研究中亚、印度和南海诸地的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

唐代玄奘对印度的考察

玄奘,原姓陈,名祎。玄类是他当了和尚以后的法名。为了研究佛学,他遍访四川、湖北、河

南、河北、陕西等地的名师益友,成为国内很有名声的佛学家。然而玄类在佛学上作出的重大贡献,

还是到了印度之后取得的。这就是有名的“唐僧取经”。

玄奘于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①踏上西行取经的征途。

他以“宁死在半路,也决不东退一步”的坚韧顽强的毅力,长途跋涉十六年,历经无数艰难险

阻,走完五万多里,游历了一百一十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于西域和五印度,成为世界历史上一位出

色的旅行家。

玄奘在印度期间,考察了佛教的名胜古迹,虚心向学者、名师学习,刻苦钻研佛教经典,获得了

佛学理论的渊博知识。他是中国和亚洲知名度很高的佛学家。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玄类起程回国。他从印度带回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沸经和佛

像、佛骨、花果种子等物。回国后,他十九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翻译了佛教经典七十三部,计一千

三百三十五卷。在我国佛经翻译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仍页。由于佛经的大量翻译,为我国的文化宝库增

添了新的内容;同时,玄奘又把以前传入我国还有传本而印度已经失传的《大乘起信论》和我国古代

的哲学著作翻译成梵丈,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奘回国后,在翻译沸教经典的同时,受唐大宗李世民(599—649)的命令,还把他在十多年

的旅行中所亲身经历的一百一十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传闻中的二十八个国家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宗

教信仰、地理位置、山脉河流、物产气候,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杰作。这里引一殷玄奘对东印度

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伽那城东北)的叙述:“摩揭陀国,周五千余里,地少居人,邑多编户。

地沃壤,滋稼秸。有异稻种,……土地垫湿,邑居高原。孟夏之后,仲秋之前,平居流水,可以泛

舟。风俗淳质,气序温暑。崇重志学,尊敬佛法。伽蓝五十余所,僧徒万有余人,并多宗习大乘法

教。天祠数十,异道甚多。”这段引文,文辞简练,但是地理内容相当丰富,只一百个字左右,就把

摩揭陀国的面积、城邑、土壤、地形、气候、物产、水利、宗教等方面的情况,简要地描绘出来了。

由此可见,玄奘在旅途上的考察是比较深入和细致的。再引一段他对沿途自然景物的描写:“……至

凌山(今天山山脉的穆素尔岭——引者),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矣。山谷积雪,春夏含冻,虽时

消伴,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今伊塞克湖——引者》,或

名热海,又谓成海,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

洽瀚,惊波泪稳,龙鱼杂处,……千泉者地方二百余里,南面雪山,三垂平陆,水土沃涧,林树抉

疏,暮春三月,杂花若缔,……”这样详细地描写自然景物伪,在书中不乏其例。玄奘在地理知识的

发展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直到今天,《大唐西域记》还是我们研究中亚、印度和巴某斯但的历

史地理所必不可少的文献。不但在中国地理学史上,就是在世界地理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明代郑和的七“下西洋

郑和,云南昆明人,回族,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受明成祖朱棣(1360—1424)的命

令,他率领庞大的舰队首次出航。从永乐三年到宣宗宣德八年(公元1405年到1433年),历二十八

年,先后七次“下西洋”,经三十七个国家,向南到了爪哇,向西到了波斯湾和红海里的默伽,最远

到了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是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壮举。郑和的航海,比萄葡牙人迪亚斯(约14

50—1500)于1487年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早八十二年,比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早八十

六年,比萄葡牙人达·伽马(约1460—1524)于1497年沿着非洲南岸、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海岸早

九十多年。郑和“下西洋”也是世界航海史上伟大的壮举。他对亚洲、非洲的访问,具有政治如经济

方面的重要意义,对国际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的成就和影响,首先表现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他开拓了我国在南洋群岛、印度洋

沿岸国家的海外市场,扩大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各国间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扩大了我国的

国际政治影响。由于海外市场的开拓,我国的海外贸易急剧发展了。它有力地刺激了商品生产的增

长,促进了我国手工业生产更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丝织和瓷器生产的发展,对我国封建社会内部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因素的增长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郑和“下西洋”的成就和影响还表现在对国际交通和贸易方而。郑和庞大的舰队经常拥有大海船

六十多艘,航行的技术先进,他不但使用了罗盘和航海图,而且还结合天文和地理的知炽,不断地对

航船进行定位、定向,保证了船队向着预定的目的地顺利前进。航程最远的第五次航行,到了红海口

的阿丹(今亚丁)和非洲东海岸赤道以南一带,首次开辟了从中国到红海”和非洲东海岸一带的航

道。本世纪初,在罗得西亚的第二大城市布拉瓦东南大约二百五十公里的石头古城的地下,发掘出一

批中国明代的瓷碗和一些十三世纪中国瓷器的碎片,就是郑和远航到那里的一个实物旁证。郑和每次

航行,都把沿途各国的位置、航程的远近、航行的、方向、停泊的港口以及航道上的浅滩、暗礁,一

一加以详细记载,绘出航海地图,写了航行手册——“针位编”。这一图一编,总结了当时的航海技

术和航海的地理知识,不但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海外地理知识,而且为以后东西方之间的海上交通提供

了宝贵的资料,对沟通东西方海上交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对我国的地理学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根据自己航海所取得的经验和知识绘

制的航海地图,是我国地图学史上比较早的一部内容最丰富的现存的航海图。它一共有四十面二十

图。其中,绝大部分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有小部分是基本上不正确的。在五百多年前能绘出这种水平

的航海地图,可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郑和的航海图连同马欢的《流涯胜览》、费信(1388—?)

的《星搓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等三部地理著作,介绍他们经过的三十多个国家的风土人情

和地理知识,使中国人民的地理视野一直扩展到了非洲的东海岸,大大增加了地理学界对南洋群息、

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洲一带的地理知识。可以说,郑和的七次“下西洋”,不但是中国海上探险事

业的巨大成就,也是世界地理发现史上的壮举。

明代徐霞客的地理和地质考察

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江苏江阴人。他出生在封建礼义之家,从小就得“博览古今史籍与地

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萌发了问奇干名山大川、探索祖国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他

不应科举,不入仕途,倾毕生的精力于瑰丽的大自然之中。从二十二岁起,到五十六岁去世为止,历

三十多年的考察,足迹踏遍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广

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十六个省(区)。他以忘我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战胜了旅途上

一切严重的困难,几十年如一日,对山脉、河流、动植物等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加详实的记

录,最后写成十卷巨著《徐霞客游记》这部对地学极有价值的宝贵文献,留给后世。

综观游记,似乎可以把徐霞客对地学的贡献归为地貌和水文两个方面。特别是对石灰岩地貌的考

察和研究,贡献尤大。从时间上看,他比欧洲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考察和描述的爱士倍尔早一百多

年,比欧洲最早对石灰岩进行系统分类的诺曼早二百多年。从考察的广度和深度来说,他的业绩不但

在我国,而且在世界地学史上,也是空前的。在西南地区,他用了三年又十个月的时间,对石灰岩地

貌进行广泛详细的考察,对峰林、圆洼地、溶水洞。地下暗流的特征和成因,都作了生动而确切的描

述。他所描述的也不限于个别现象的表面和孤立的考察,实际上已经涉及到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的范

围了。他一丝不苟地探查了一百多个岩洞。详尽记载了岩洞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的高度、深度和宽

度,并对石笋、石钟乳的形成作出了符合科学的解释,认为那是由于滴水蒸发后的炭酸钙凝聚而成

的。他说:“崖间有悬干虬枝,为水所淋漓者其外皆结肤为石,盖石膏日久凝胎而成。”他根据自己

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类比总结,指出了不同区域间的区域特征,也厘订了眢(yuā

n)井、盘洼等名称。徐霞客是在当时整个世界上的科学的地理学、地质学都还处在萌芽状态的情况

下,对石灰岩地貌进行卓有成就的研究的,可见他知识的渊博和贡献的重大。

徐霞客在水文方面的贡献也很重要。他经过深入的实地考察,正确地指出金沙江才是长江的上

游,这就纠正了一千多年来以岷江为长江上游的传统说法。对流水侵蚀作用,他也有很多科学的观

察,“江流击山,山削成壁”,“两旁石崖,水啮成矶”,“山受啮,半剖为削崖”,就是流水对地

表的侵蚀的逼真而生动的写照。他在福建考察的时候发现,两条河流的发源地高度大约相等,但是入

海的距离却相差很远,那么这两条河流的河床坡度就有明显的差异。流程短的,流速就快。这就是他

说的“程愈迫,则流愈急”。这些见解都是符合科学的。

总之,三百多年前,徐霞客对流水侵蚀作用的理解是正确的。对西南石灰岩区域的考察,已经从

一般表象的观察进入到更深入一步的研究阶段。虽然他还没有写出从理论上加以总结的文章,但是,

他已经朝这个方向迈出可喜的一步。

VIP会员解锁查看该资料

终身vip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