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况
• 发病情况:帕金森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通常在 60 岁左右发病率开始显著升高,但也有少数患者会在 40 岁甚至更年轻时发病,被称为早发性帕金森病。据统计,全球约有超过 1000 万帕金森病患者,我国 65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 1.7%,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 疾病危害:该病主要累及运动系统,会逐渐导致患者出现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等运动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还会引发一系列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给患者本人和家庭都带来沉重的负担。
病因及发病机制
• 遗传因素:
• 约 10% - 15% 的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遗传史,目前已经发现了多个与帕金森病相关的致病基因。例如,α- 突触核蛋白基因(SNCA)的突变可导致 α- 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这种异常蛋白的沉积在帕金森病的病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另外,帕金森病相关基因(PARK)系列中的多个基因,如 PARK2、PARK7、PARK8 等发生突变,也与不同类型的帕金森病发病有关。
• 遗传因素在早发性帕金森病中所占比重相对更大,不过总体而言,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仍属于散发性,即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
• 环境因素:
• 长期接触某些环境毒素,如杀虫剂、除草剂、重金属(如锰、铁等)等,可能增加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例如,一些从事农业生产,经常接触农药的人群,患帕金森病的几率相对较高。有研究认为,这些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损伤大脑中的神经元,干扰细胞内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进而诱发疾病。
• 头部外伤也是一个可能的危险因素,严重的头部撞击等创伤史,可能使帕金森病发病的可能性增大,不过具体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 神经病理改变:
• 路易小体形成:这是帕金森病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在患者脑内的某些神经元,特别是中脑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中,α- 突触核蛋白发生异常聚集,形成一种特殊的嗜酸性包涵体,即路易小体。路易小体的出现会干扰神经元正常的功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以及细胞内的信号传导等,最终导致神经元变性死亡。
• 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中脑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对于调节人体的运动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帕金森病中,这些神经元逐渐变性、死亡,数量不断减少,使得脑内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的分泌量也随之降低。多巴胺水平的下降,打破了大脑中调节运动的神经递质平衡,进而引发一系列运动症状。
临床表现
• 运动症状:
• 静止性震颤:往往是帕金森病最常见且较易被察觉的首发症状,多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表现为手指像在搓丸子一样的规律性抖动,静止时明显,精神紧张时加重,而做随意运动(如拿东西、伸手等)时减轻或停止,入睡后消失。随着病情进展,震颤可逐渐扩展至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
• 肌强直:患者的肌肉会变得僵硬,像铅管样强直,即被动活动肢体时,感觉阻力均匀一致地增高;有时还会出现齿轮样强直,也就是在被动活动关节时,能感觉到在均匀阻力的基础上,有类似齿轮转动的顿挫感。肌强直会使患者动作变得笨拙、迟缓,面部表情也变得呆板,好像戴了一副面具(面具脸)。
• 运动迟缓:这是帕金森病核心的运动症状之一,患者的动作明显变慢,比如日常的穿衣、系扣子、刷牙、写字等动作都变得很困难,而且做动作时启动缓慢,一旦开始又很难停下来,行走时步伐变小、变慢,身体前倾,走路时双臂摆动减少或消失,呈现出一种慌张步态,行走过程中容易出现往前冲、刹不住脚的情况。
• 姿势平衡障碍: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患者会出现姿势反射消失,难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在站立或行走时容易跌倒,转身时尤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行动安全。
• 非运动症状:
• 嗅觉减退:是帕金森病常见的早期非运动症状之一,很多患者在出现明显运动症状之前,就已经有嗅觉功能的下降,对一些常见气味的分辨能力变差,但往往容易被忽视,误以为是正常的衰老现象。
• 便秘:也是较早出现的非运动症状,肠道蠕动功能减弱,导致大便干结、排便困难,长期便秘可能与帕金森病影响了自主神经系统对肠道的调节有关。
• 睡眠障碍:表现形式多样,如失眠(入睡困难、睡眠中断等)、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患者在睡眠中会出现大喊大叫、拳打脚踢等不自主的行为,有一定伤害自己或他人的风险)等,睡眠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
• 情绪及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抑郁、焦虑、淡漠等情绪问题,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认知功能减退,发展到后期可能出现痴呆症状,类似阿尔茨海默症,但又有其自身特点,与帕金森病导致的脑内神经病理改变有关。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除了便秘外,还可表现为多汗、流涎、排尿障碍(尿频、尿急、尿失禁等)、性功能障碍等,是由于帕金森病影响了自主神经系统对身体各器官的调节功能所致。
诊断方法
• 临床诊断:目前帕金森病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检查方法,主要依靠医生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顺序、进展情况等)、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关注运动症状,如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表现)以及神经系统检查,根据已有的诊断标准(如英国脑库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等)来综合判断。医生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特发性震颤、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可能与帕金森病有相似之处,但治疗和预后有所不同。
• 辅助检查:
• 头颅影像学检查:头颅 CT 或磁共振成像(MRI)一般无特异性改变,但有助于排除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怀疑是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由脑部感染、血管病等原因导致)时,影像学检查能提供重要的鉴别诊断依据。
• 功能影像学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等检查可以观察脑内多巴胺转运体、多巴胺受体等的分布及功能情况,对于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病情监测有一定的帮助,但这些检查在临床上并非常规开展,一是因为费用较高,二是其结果解读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
• 实验室检查:通常会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甲状腺功能、铜蓝蛋白等检测,目的同样是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帕金森症状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豆状核变性等,因为这些疾病在某些表现上可能与帕金森病混淆,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加以区分。
治疗及干预措施
• 药物治疗:
• 多巴胺替代疗法:左旋多巴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药物,它是多巴胺的前体,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在脑内转化为多巴胺,从而补充因疾病导致的多巴胺不足,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尤其是对运动迟缓、肌强直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运动并发症(包括剂末现象,即用药一段时间后,药效逐渐减退,症状又重新出现;异动症,表现为不自主的舞蹈样、手足徐动样动作等)。为了减少这些副作用,常联合使用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如卡比多巴),它可以抑制左旋多巴在脑外的代谢,使更多的左旋多巴进入大脑发挥作用。
•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直接作用于多巴胺受体,模拟多巴胺的作用,常用的有普拉克索、罗匹尼罗等。它可以单独使用,尤其是对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左旋多巴的使用时间,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与左旋多巴联合应用,进一步改善运动症状。其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呕吐、嗜睡、幻觉等,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
• 单胺氧化酶 B 抑制剂(MAO-B 抑制剂):如司来吉兰、雷沙吉兰等,它们通过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 B 的活性,减少多巴胺的降解,增加脑内多巴胺的含量,起到改善运动症状的作用,还可对疾病的进展有一定的延缓作用,常作为早期帕金森病治疗的辅助用药,副作用相对较轻,可能有口干、失眠、头晕等表现。
• 儿茶酚 - O - 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OMT 抑制剂):恩他卡朋是代表药物,它可以抑制左旋多巴在外周的代谢,延长左旋多巴的作用时间,增强其疗效,常与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联合使用,用于改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的剂末现象等运动并发症。
• 手术治疗:
•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该手术通过在脑内特定的核团(如丘脑底核、苍白球内侧部等)植入电极,电极连接到埋置于皮下的脉冲发生器,发放电刺激,调节脑内异常的神经电活动,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减少药物用量以及药物引起的副作用。不过手术治疗有严格的适应证,一般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减退、出现严重运动并发症且经过评估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
• 康复治疗及生活护理:
• 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如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者维持较好的肢体功能和行动能力)、作业治疗(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言语治疗(针对有言语障碍的患者,进行发音、语速、语调等方面的训练)以及吞咽功能训练(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情况)等,通过综合的康复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生活护理:由于患者存在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所以需要家人给予悉心照顾,比如帮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防止跌倒、保证营养均衡的饮食、协助进行康复训练等,同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病情控制都非常重要。
疾病预防
• 健康生活方式养成:
• 规律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以及适当的力量训练,有助于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对预防帕金森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建议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 C、维生素 E、类胡萝卜素等)的食物,像新鲜的蔬菜、水果、坚果等,这些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神经元损伤;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避免肥胖等不良因素对身体的影响。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戒烟以及适量饮酒(男性每天不超过两个标准饮酒单位,女性每天不超过一个标准饮酒单位),有助于维护大脑健康,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
• 避免头部外伤及毒素接触:
• 头部保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头部受到严重撞击等外伤,因为头部外伤是帕金森病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
• 减少环境毒素暴露:尽量减少接触杀虫剂、除草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机会,例如从事农业生产等相关工作时,做好防护措施,规范使用农药等化学品,降低因环境因素诱发帕金森病的可能性。
帕金森病是一种复杂且慢性进展的疾病,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以及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