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1020 年 —1077 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世称横渠先生,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生平经历
• 早年经历:张载出生于士大夫家庭,祖父和父亲均在朝中任职。少年时,北宋边境受西夏割据势力侵扰,庆历四年(1044 年)北宋与西夏议和,态度软弱,刺激到张载,他向范仲淹上书建议向西夏用兵,范仲淹引导他学习儒学,张载听从建议,刻苦学习后创立了关学.
• 仕途生涯:嘉祐二年(1057 年),张载赴大梁应考,进士及第。后任祁州司法参军、云岩县令、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公事等职 。神宗熙宁二年(1069 年),经吕公著举荐,被宋神宗召见,任崇文院校书。因反对王安石新政,担心遭受株连,辞职回到横渠镇.
• 晚年讲学与逝世:回到横渠镇后,张载整日讲学读书,写下大量著作,并招收门徒讲学,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践。熙宁十年(1077 年),张载带病回朝廷任职,因对于实施婚冠丧祭之礼的意见与朝廷大部分官员不合被排挤,辞职西归,途中病情恶化,行至临潼逝世.
主要思想
• 哲学思想 :
• 太虚即气:张载认为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是 “气”,“太虚” 是 “气” 的本体,有形有象的万物本原于 “气”,无形的 “太虚” 亦是 “气”。“气” 聚为物,物散为 “气”,“气” 的运行变化无穷,是世界的本原。
• 一物两体:他把 “气” 看做 “至虚” 与 “至实”、“动” 与 “静” 的统一,概括为 “一物两体”,认为 “气” 自身是一个兼含阴阳、包含对立面的统一体,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使 “气” 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从而形成不同的事物。
• 天道神化:“天” 是 “气” 在运动变化中的一种形式,“道” 由 “气化” 得名,“神” 表明 “气” 所包含的对立面之间 “相感相应” 的相互作用,“化” 是指 “气” 所包含的对立面之间 “推行有渐”,“气化” 过程即是一个不断地由 “化” 到 “变” 的过程 。
• 见闻之知与大其心:张载承认人的 “见闻之知”,但也意识到其局限性,认为还需 “大其心”,通过修养和学习,扩展 “心” 的能力,以达到对世界更深刻的认识。
• 政治思想:张载主张复兴 “三代” 之礼,恢复井田制,认为这样可以解决北宋社会的矛盾。他一方面看到北宋社会需要变革,但又不赞同王安石变法,主张通过渐进的改良来实现社会的发展.
• 伦理思想:张载提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的 “四为句”,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发挥了积极作用。他还强调 “民胞物与” 的思想,认为人类是天地间的同胞,万物是人类的朋友,体现了一种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人道主义精神.
学术贡献
• 开创关学:张载创立的 “关学” 与王安石创立的 “新学”、二程创立的 “洛学” 鼎立,称为北宋三大学派。关学强调 “经世致用”,注重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培养了一批具有务实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学者,对关中地区的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推动理学发展:作为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载的思想对宋明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 “气一元论” 思想为后来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而他对心性问题的探讨也为宋明理学的心性论发展做出了贡献.
著作
张载的著作有《西铭》一卷,《正蒙》二卷,《经学理窟》五卷,《横渠易说》三卷,《语录抄》一卷,《文集抄》一卷,《拾遗》一卷等,其思想主要体现在这些著作中,对中国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