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常见,以下是关于登革热更详细的介绍:
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目前已发现有 4 个血清型(DEN-1、DEN-2、DEN-3、DEN-4),各型病毒之间以及与其他黄病毒之间存在部分交叉免疫反应。该病毒不耐热,50℃30 分钟或 100℃2 分钟均可灭活,对酸、洗涤剂、乙醚、紫外线等也较为敏感。
流行病学
• 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在发病前 1 天至发病后 5 天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发病后第 3 天左右传染性最强。隐性感染者数量通常较多,可能成为重要的潜在传染源。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伊蚊吸食了含有登革病毒的血液后,病毒会在蚊体内复制,经过一定的潜伏期(通常 8 - 10 天左右),当伊蚊再次叮咬其他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出去。此外,也有极少数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输血等途径感染的案例报道。
•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不分年龄、性别、种族等。在新流行区,成人往往发病较多;而在地方性流行区,儿童发病更为常见。感染后可对同型病毒产生较稳固的免疫力,持续数年,但对不同型别病毒的免疫力较弱,因此可以多次感染不同型别的登革病毒,且后续感染往往症状可能更严重。
临床表现
• 典型登革热:
• 发热:起病急骤,体温迅速升高,可达到 39℃ - 40℃,多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发热通常持续 3 - 7 天。部分患者发热消退后 1 - 2 天又可能再次发热,呈现双峰热型。
• 全身毒血症状:发热同时可伴有头痛、眼眶后痛、肌肉关节疼痛(疼痛剧烈,犹如被折断一样,故有 “断骨热” 之称)、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 皮疹:于发病后 2 - 5 天出现,多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可为猩红热样疹、红斑疹等,可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或面部,一般持续 3 - 4 天消退,有时会有脱屑现象,部分患者可有瘙痒感。
• 出血倾向:在发病后 5 - 8 天,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呕血、便血、血尿等,束臂试验常呈阳性。
• 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有轻度的肝脾肿大等体征。
• 重症登革热:在典型登革热的基础上,病情迅速进展,出现严重的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表现。例如出现大量出血,导致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进而引发休克;还可出现肝脏、肾脏、心脏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诊断
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如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有蚊虫叮咬史等)、临床表现(上述的发热、皮疹、出血倾向等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来综合诊断。实验室检查方面,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可以检测血液等标本中的登革病毒核酸,准确性较高)、病毒分离培养(从患者血液等标本中分离出登革病毒,但耗时较长且对技术要求较高)、血清学检测(检测特异性抗体,如 IgM、IgG 抗体等,有助于判断感染阶段和确诊)等。
治疗
• 一般治疗: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注意补充水分、电解质等,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做好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再次叮咬而传播病毒。
• 对症治疗:针对发热给予退热治疗,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加重出血倾向的药物;对于疼痛症状可适当给予止痛药物缓解;出现出血倾向时,根据出血情况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有休克表现时,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对于有器官功能损害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保护脏器功能的治疗。
• 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但在疾病早期,部分研究提示使用利巴韦林等药物可能有一定疗效,不过仍需更多的临床验证。
预防
• 控制传染源:对登革热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隔离期限一般从发病日起不少于 5 天。同时,对患者居住和活动周围的隐性感染者也要尽量排查和管理。
• 切断传播途径:这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措施,主要是防蚊灭蚊。比如清除室内外积水,因为伊蚊喜欢在水缸、花瓶、轮胎等积水处产卵繁殖,定期更换室内水生植物的水,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等防蚊用品,应用蚊香、电蚊拍、驱蚊剂等驱蚊产品,在公共场所及居民区周围可采用喷洒杀虫剂等方式消灭成蚊。
• 保护易感人群:在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登革热高发地区,如果必须前往,要做好个人防蚊措施,如穿长袖长裤、涂抹驱蚊剂等;另外,也可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登革热,目前已有登革热疫苗上市,不过其适用人群、接种程序等有相应的要求,接种前需要咨询专业的预防接种人员。
总之,登革热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传染病,了解其相关知识并做好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保障个人和公众健康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