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与客观性
• 如实描绘现实生活:现实主义文学致力于如实呈现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无论是日常琐事,还是重大社会事件,都会按照生活实际的样子去描写,不加过多的夸张、美化或者歪曲。比如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其中对 19 世纪法国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场景、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详尽且真实的刻画,从贵族奢华却逐渐没落的生活,到资产阶级不择手段崛起的过程,再到普通百姓为生计苦苦挣扎的日常,都如同生活的画卷般一一展开,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法国社会的真实模样。
• 客观呈现社会矛盾:不回避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包括阶级矛盾、贫富差距、人性的丑恶等,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将这些社会阴暗面展现出来。像英国作家狄更斯在《雾都孤儿》里,把 19 世纪英国伦敦底层社会的黑暗、贫穷、罪恶等现象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读者,描写了孤儿奥利弗在救济院、贼窝等地方所遭受的苦难,以及当时社会救济制度的形同虚设、坏人横行无忌等状况,让人们看到了社会现实中残酷又真实的一面。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塑造
• 典型环境的刻画:现实主义作家注重描绘人物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这个环境是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出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社会的整体特征和风貌。例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故事背景设定在俄国的卫国战争时期,作品细致地展现了战争期间俄国社会从城市到乡村,从贵族家庭到普通百姓生活所受到的影响,诸如军队的集结、物资的调配、人们对战争的不同态度等,这样的环境塑造为人物的活动和性格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土壤。
• 典型人物的塑造:通过对众多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进行观察、提炼和概括,塑造出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往往能够代表某一类人群的共同特点、思想和命运,他们的性格、行为等是由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影响和决定的,同时又通过他们的遭遇来反映更广泛的社会问题。比如《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老头,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吝啬鬼、守财奴这一类人的典型代表,他对金钱的极度痴迷、生活中的各种抠门行为,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金钱至上观念对人性的扭曲,通过这个人物形象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很多人被金钱腐蚀的精神状态。
情节的现实逻辑性
• 遵循现实因果关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发展通常遵循现实生活中的因果逻辑,故事不是随意编造、脱离实际的,而是按照生活常理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来推进。像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白人少年哈克和黑奴吉姆的逃亡路线、他们一路上遇到的各种人和事,如遭遇骗子、卷入家族纷争等情节,都是基于当时美国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实际风土人情而展开的,情节之间有着合理的因果联系,让读者觉得故事虽然充满冒险色彩,但又是在现实可能发生的范围之内。
• 淡化奇幻与夸张元素:相较于浪漫主义文学常常运用奇幻、夸张的情节来吸引读者,现实主义文学则较少采用这类脱离现实的元素,更强调情节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即使有一些带有巧合或者意外的情节,也是在现实生活的逻辑框架内,不会出现像神话故事里那种超自然的神奇现象或者极度脱离实际的夸张情节,而是依靠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人物冲突、社会变故等来推动故事发展。
社会批判性
• 揭示社会问题根源:现实主义作家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用犀利的笔触去挖掘和揭示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弊病、不公现象,并且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通过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这一事件,深入剖析了当时俄国社会的贫穷、道德沦丧、人们精神上的迷茫等问题,指出社会环境对个人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巨大影响,让人们看到造成主人公走上犯罪道路的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因素。
• 呼吁社会变革与进步:在展现社会问题的同时,往往还表达出对社会变革的渴望,对公平、正义、人性美好的追求,希望通过作品引起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进而推动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像很多现实主义作品对工人阶级悲惨生活的描写,对封建贵族腐朽统治的批判等,都是在呼吁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改善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让社会更加公平、和谐。
语言的质朴性与通俗性
• 贴近生活的语言表达:通常采用通俗易懂、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进行创作,这样便于广大读者理解和接受,使作品能够更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触及不同阶层的读者群体。例如老舍先生的很多作品,语言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质朴自然,用老百姓日常的口语化表达方式,生动地描绘出老北京的市井生活、人情世故等,读起来亲切自然,又能精准地传达出生活的真实韵味。
• 服务于真实描写的目的:语言风格不会刻意追求华丽、晦涩或者雕琢过度,而是以能够准确、清晰地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展现环境为目的,让读者把注意力更多地聚焦在作品所反映的现实内容上,而不是被复杂的语言形式所困扰。无论是描写人物的对话、动作,还是叙述故事背景、情节发展等,都力求用最平实、恰当的语言来呈现,使作品更具现实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