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尸斑是指人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心血管内的血液基于重力作用,逐渐向尸体低下部位坠积,透过皮肤呈现出的紫红色斑痕。它是早期尸体现象之一,对于推断死亡时间、死亡原因以及尸体是否被移动等情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形成机制
• 血液坠积:人死亡后,心脏停止跳动,血管内的血液不再流动,在重力影响下,血液会向身体位置较低的部位聚集、沉淀。比如,尸体处于仰卧位时,血液多坠积在背部、臀部、腰部等部位;若是俯卧位,则会在胸部、腹部等前面的部位出现。
• 血管通透性改变:随着时间推移,坠积部位的血管内压力逐渐升高,同时血管壁的通透性也会发生变化,血液中的一些成分,如红细胞等,会透过血管壁渗透到周围的组织间隙中,使得相应部位的皮肤颜色出现改变,呈现出紫红色或暗红色的斑痕,也就是尸斑。
出现时间与发展过程
• 出现时间:一般情况下,尸斑在人死后 0.5-2 小时开始出现,不过其出现的早晚也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像环境温度(温度较高时,尸斑出现相对较早;温度低时,出现则可能稍晚些)、死亡原因(如死于失血过多的情况,尸斑出现时间可能推迟,因为本身体内血液量减少了)等。
• 发展过程:
• 坠积期尸斑:刚开始形成的尸斑称为坠积期尸斑,通常在死后 2-4 小时内明显,此时尸斑的特点是按压后可褪色,因为这一阶段血液还只是在血管内坠积,外力按压可使血液暂时分散,解除按压后,尸斑又会慢慢重现。颜色多呈现为淡紫红色,边界不太清晰,主要局限在尸体低下部位的血管分布区域。
• 扩散期尸斑:死后 8-12 小时左右进入扩散期。此阶段,血管内的红细胞等成分开始向周围组织间隙扩散,尸斑的范围会逐渐扩大,颜色也变得更深,呈现出典型的紫红色。按压时褪色相对缓慢,解除按压后尸斑恢复的速度也减慢,这是由于血液成分已经开始扩散到周边组织中了。
• 浸润期尸斑:死后 24 小时左右进入浸润期,这时候红细胞等血液成分已经大量浸润到周围组织里,尸斑的颜色转为暗紫红色,且按压不会褪色,因为血液已经和周围组织充分融合,固定在了相应部位,尸斑的位置和形态也基本固定下来了。
尸斑的颜色及意义
• 正常颜色变化及意义:通常尸斑呈现紫红色或暗红色,但也会因个体差异以及死亡原因等有所不同。例如,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人,尸斑往往呈现出樱桃红色,这是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了特殊的碳氧血红蛋白,使得尸斑颜色改变;而冻死的人,尸斑多为鲜红色,是低温对血液成分等产生影响导致的。所以通过尸斑的颜色,有时可以辅助推断死亡原因。
• 异常颜色变化及意义:如果尸斑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常规的颜色,可能提示存在特殊情况。比如尸斑呈现青绿色,有可能是尸体发生了腐败,产生了一些腐败气体以及相应的化学变化所致;要是发现尸斑颜色不均匀,局部有明显的异色斑块,可能暗示尸体曾遭受过外伤、局部有淤血等情况,或者存在死后被移动等干扰尸斑正常形成的因素。
尸斑与尸体位置及移动的关系
• 判断尸体原始位置:尸斑的分布位置能反映出尸体死后最初的体位状态。例如,发现尸体背部有明显尸斑,基本可以推断尸体在死后一段时间内是处于仰卧姿势的,这有助于还原死亡现场的一些情况。
• 判断尸体是否被移动:如果尸斑的分布不符合尸体当前所处位置应有的状态,那就很可能意味着尸体被移动过。比如,尸体呈仰卧位,但尸斑却主要出现在身体侧面或者前面,那就需要考虑是不是有人在尸斑形成后改变了尸体的姿势,这在案件侦查等方面是很重要的线索。
影响尸斑形成的因素
• 环境因素:前面提到过环境温度会影响尸斑出现的时间,除此之外,环境的湿度、通风情况等也会对尸斑的发展有一定作用。在潮湿、通风差的环境里,尸体腐败进程可能加快,进而也会影响尸斑的形态、颜色等变化;而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尸斑相对来说会按照正常规律发展,变化较稳定。
• 个体因素:死者自身的身体状况,比如年龄、胖瘦、是否患有某些疾病等也会影响尸斑。老年人血管弹性相对较差,血液坠积可能相对更明显;肥胖者由于身体低垂部位脂肪较多,血液坠积的范围和表现形态可能和消瘦者有所不同;患有心血管疾病等影响血液循环的病症的死者,尸斑形成过程也可能出现一些特殊情况。
尸斑在法医学实践以及案件侦查等领域都是重要的观察指标,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对尸斑各方面特征的仔细分析,获取诸多与死亡相关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