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是指鲁菜、川菜、苏菜、粤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这八种具有鲜明地方风味特色的中国传统饮食菜系总称. 以下是八大菜系的详细介绍:
鲁菜
• 起源与发展:起源于山东的齐鲁风味,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中唯一的自发型菜系。商朝末年是其雏形时期,由太公望创制。春秋战国时期齐鲁肴馔崭露头角,至明清两代,鲁菜已成宫廷御膳主体,对京、津和东北各地的影响较大.
• 特点:讲究原料质地优良,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讲求咸鲜纯正,突出本味,雍容华贵、中正大气、平和养生。鲁菜内部分为两大派系,分别以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有时也分为齐鲁、胶东、孔府、药膳四大派系。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口味偏重;胶东菜以烹制各种海鲜而驰名,口味清淡.
• 代表名菜:糖醋鲤鱼、九转大肠、葱烧海参、爆炒腰花等.
川菜
• 起源与发展:起源于春秋战国时的蜀国,秦汉时期初现端倪,汉晋时期古典川菜成型,以 “尚滋味”“好辛香” 为其特点。唐宋时期,川菜成为独立的菜系,两宋时期,川菜已出川传至各地。明清时期,川菜进一步发展,直至民国时期,川菜菜系正式形成.
• 特点: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调味著称,享有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的声誉.
• 代表名菜:宫保鸡丁、鱼香肉丝、水煮鱼、夫妻肺片等.
苏菜
• 起源与发展:起始于春秋时期,当时吴人善制炙鱼、蒸鱼和鱼片等。随着历史变迁,苏菜在不同地域形成了金陵菜、淮扬菜、苏帮菜等细分流派,在清代初期就已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之一.
• 特点:用料严谨,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口味平和,善用蔬菜.
• 代表名菜:松鼠鳜鱼、鸭血粉丝汤、钦工肉圆、南京盐水鸭等.
粤菜
• 起源与发展:起源可追溯至距今两千多年的汉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晚清时期已渐成熟。它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在明清时期,随着广州成为重要的通商口岸,粤菜融合了西餐的一些元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 特点:选料精细,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擅长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还兼容许多西菜做法,讲究菜的气势、档次.
• 代表名菜:烧乳猪、糖醋咕噜肉、上汤焗龙虾、八宝冬瓜盅等.
浙菜
• 起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至明清时期,浙菜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逐渐形成了以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为代表的浙菜体系.
• 特点:菜式小巧玲珑,清俊逸秀,菜品鲜美滑嫩,脆软清爽,运用香糟调味,烹调技法丰富,尤为在烹制海鲜河鲜有其独到之处,口味注重清鲜脆嫩,保持原料的本色和真味,菜品形态讲究,精巧细腻,清秀雅丽.
• 代表名菜: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荷叶粉蒸肉等.
闽菜
• 起源与发展:发源于福州,以福州菜为基础,后又融合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五地风味菜形成的菜系。闽菜在唐宋时期已具雏形,明清时期逐渐成熟,在近现代,随着福建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闽菜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 特点:尤以 “香”“味” 见长,其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风格,长于红糟调味,长于制汤,长于使用糖醋.
• 代表名菜:佛跳墙、荔枝肉、醉排骨、南煎肝等 。
湘菜
• 起源与发展: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在近代,随着湖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湘菜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 特点:口味多变,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香辣、香鲜、软嫩,重视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渗透,调味尤重酸辣,煨功夫更是炉火纯青.
• 代表名菜:剁椒鱼头、湘西外婆菜、吉首酸肉、永州血鸭等.
徽菜
• 起源与发展: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古徽州,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在明清时期,徽商的崛起推动了徽菜的发展,徽菜随着徽商的足迹传遍了大江南北,逐渐成为了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菜系.
• 特点: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不同菜肴使用不同的控火技术,形成酥、嫩、香、鲜独特风味.
• 代表名菜:臭鳜鱼、李鸿章大杂烩、绩溪一品锅、方腊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