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是中国驰名世界的传统产品。中国古代在长期生产丝绸的过程中,曾经创造出在古代世界属
于最高水平的许多纺织技术,对世界纺织科学的发展产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和世界珍贵的科
学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丝绸在中国和世界纺织产品中的地位
中国织造丝绸,历史悠久,最初用野蚕丝,后来改用家蚕丝。使用家蚕丝的时间,有据可查的,
至少有五千多年。1958年发掘浙江湖州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约4700年前)时,发现一小块绢片
和一段丝带,就是证明。
中国历来都很重视丝绸的生产。在殷商的甲骨文里,已经有丝桑帛的字样,说明丝绸的织造,到
殷商已经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周秦以后,丝织业更加发达。有些朝代还明确规定:有条
件发展蚕桑的地区,各个农户都要种植若干亩桑田,缴纳丝绸,作为赋税。因而历代丝绸的产量也不
断提高。各个时期的生产总数虽然已经无从稽考,但是从现在所知道的个别极不完整的统计,也能看
出大概情况。据古史记载,汉武帝在山西和山东的一次巡狩中,就“用帛百余万匹”(《汉书·食货
志》),宋高宗每年仅在两浙地区征收和收购的丝绸,都达一百一十七万多匹。
中国古代织造的丝绸,一直都是以精彩华美见称的。它不仅是中国各个时期主要的衣着原料之
一,也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点商品。在很早的时候,就不断地通过中国西北的“丝绸之路”和东
南沿海港口,远销西亚和欧非两洲,极受西方国家的欢迎。古代罗马和埃及都把中国丝绸看作“光辉
夺目、人巧几竭”的珍品,以能穿着这种珍品为荣。据西方历史记载:罗马恺撒大帝(前100—前4
4)曾经穿过一件中国丝袍在剧场观戏,引起全场的钦羡,被看作是绝代的豪华。许多国家的商人都
经营中国的丝绸,因为远途运输,售价极昂,有时每磅丝料的价格竟高达黄金十二两。直到公元十三
世纪以后,中国丝绸仍是西方市场的畅销品。
中国丝绸的制造技术
中国制造丝绸的技术是非常细致的。生产工序十分复杂。最重要的是缫丝、练丝、穿筘、穿综、
装造和结花本。
缫 丝
这是制造丝绸的头一道准备工序,是指松解蚕茧和抽引蚕丝。未经处理的蚕丝都附有一定的杂
质,主要的是丝胶,如果不适当清除,就不能得到合用的蚕丝,不能使蚕丝显现出它特有的柔软细长
和光泽的特点。中国从一开始利用蚕丝,就采用一定的松解和抽引的方法。有关松解的工艺,在战国
和两汉的著作中就已经出现,是把蚕茧放在沸水中煮烫,利用水温脱胶。后来又进一步总结出必须控
制水温和水中丝胶的浓度,使用文火和适当搀加冷水,防止过热出现脱胶不匀、丝多疵累的缺点,过
冷出现丝头散扬难于松散的毛病,最好常令煮茧的沸水形如蟹眼。同时注意换汤,换汤过勤会出现蚕
丝白而不亮的现象,换汤不勤又会出现蚕丝亮而不白的缺点。抽丝的工艺是用小木棍把已经散开的浮
丝从锅中挑起,几根合成一缕:细长完整的合成细缕,根数比较少;稍次的断丝合成粗缕,根数稍
多;最次的断丝合成纺丝,根数更多。南北朝时期以前最细的丝多半是五根合成的,宋代以后多半是
三根合成的。
练 丝
练丝是时蚕丝的进一步处理和漂白。未练的丝叫生丝,已练的丝叫熟丝。练丝的工艺和缫丝相
似,是把已抽的蚕丝放进含楝木灰、蜃灰(蛤壳烧的灰)或乌梅汁的水中浸泡。汉以前用温水,东汉
以来用沸水。然后在日光下曝晒。晒干后再浸再洗。这样,一面利用灰水中的碱性物质和日光的紫外
线起漂白作用,提高丝的白洁度;一面利用水温和灰水或乌梅中的碱性物质或酸性物质继续脱掉丝上
残存的丝胶,使蚕丝更加柔软,容易染色。
穿筘和穿综
筘是织机上的竹筘,综是织机上的综桄。穿筘穿综的目的是使织机上的经线在织造过程中能开出
符合丝绸结构设计的梭口。筘是用竹片制成的细长方框,中间有间距相等的竹丝,在古代又叫杼、
筬、捆。综是用木条制成的长方框,中间有一根横棍,横棍上下各有一条细线,用丝绳连接横棍、细
线和木框两边,绕成互相环结的上下两个圈套,就是南北朝时期以前所说的“屈绳制经令得开合也”
的工具,在古代又叫泛子、翻子。筘只一片;综的数量不定,最少两片,最多八片,如果提花最多可
增到十六片。穿筘是按照设计要求,把经线分组的穿过每个筘齿。穿综也是按设计要求,把经线穿在
综里:如果是素织,一根只穿一片,穿在框上的两个圈套的上套;如果是花织,一根要穿两片,根据
需要,一片穿在圈套的上套,一片穿在圈套的下套。
装造和结花本
装造系统和花本是丝绸提花的装置。
装造系统也是在汉代就已经有了记载的。凡是提花的织机都有花楼,装造系统垂直地装在花楼之
上,是由通丝、衢盘、衢丝、综眼、衢脚组成。通丝又叫大纤;每根通丝都相当于一般织机的一片综
片。综眼是容纳准备提动的经丝的。通丝的数量根据花数循环确定,每根通丝可以分吊二到七根衢
丝,就是现代纹织学上所说的“把吊”。
花本是提花丝绸显花的直接来源,所以叫它“花本”。有花样花本和花楼花本两种。
花样花本的编结方法是:在一块经纬数量相同的方布上画出准备织造的纹样,也可以先画在纸
上,再过在布上。用另备的经线,同方布的经线一根接一根重叠地连在一起,再用另备的纬线,按已
画的花纹所占位置和尺寸,置换方布原有的纬线,把原有的经线抽出,用新接的经线代替原来的经
线,使花纹重新显现。明代宋应垦《天工开物》中说的“画师先画何等花色于纸上,结本者以丝线随
画量度,算计分寸秒忽而结成之”,就是这个意思。
花楼花本的编结方法是:把花样花本的经线和花楼上垂下的同量通丝接在一起,提起花本纬线,
带动通丝,另用比较租的其他纬线横穿入通丝之内,就可以把花样过到花楼之上。
装造系统和花楼花本是互相配合的,在花楼花本完成以后,牵动花楼花本的经浮线,也就是在花
楼花本上显花的通丝,带动全部装造系统,就可以提花了。
主要丝绸品种的结构和发展
中国丝绸的品种确实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不同品种有不同的结构,最有代表性的是锦、纱、罗、
绫、缎、绸、绒、缂丝。
锦
什么是锦?中国古代所说的锦,有时是泛指具有多种彩色和花纹的丝织物;但是更多的是指用联
合组织或复杂组织织造的重经或重纬的多彩丝织物。这种重经或重纬的织物织起来难度比较大,是古
代最贵重的织品。所以古代又有这样的说法:“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把它看成和黄金
等价。
这种织物有经起花和纬起花两种,分别叫经锦和纬锦。经锦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线同一组纬
线交织。经线多是两色或三色,一色一根作为一副;如果需要更多的颜色,也可以使用牵色条的方
法。纬线有明纬和夹纬;用夹纬把每副中的表经和底经分隔开,用织物正面的经浮点显花。1959年在
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发现的东汉“万年如意锦”,使用绛、白、绛紫、淡蓝、油绿五色,通幅分成十二
个色条,就是汉代典型的经锦。纬锦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纬线同一组经线交织。经线有交织经和夹
经;用织物正面的纬浮点显花。1969年在新疆阿斯塔那发现的唐代锦袜,在大红色地上起各种禽鸟花
朵和行云的图案,就属于这一种锦。经锦和纬锦具有不同的织造效果。经锦的纬密比较低,只用一把
梭子,生产效率比较高。纬锦织造费时,但是可以使用两把以上的梭子,容易变换 色彩,丰富色彩的
内容。这两种锦在中国出现时间都比较早。但是南北朝时期以前织造的,似乎以经起花的为主;隋唐
以后织造的,似乎以纬起花的为主。因此有些外国的研究者竟认为中国纬锦的织造法是从外国引进
的。这种推测过于片面,中国的纬锦也是中国自己的创造。前些年在前苏联的巴泽雷克发现一批中国
战国时期的丝绸,就有用红绿二色纬线织造的纬斜纹起花的纬锦。
纱 罗
中国古代的罗和现代的罗不同,多半用四根经线为一组织造的。两根绞经,两根地经,一比一排
列,隔一梭起绞一次,两两互绞;四根纬线是一个循环,每行都有纱孔。如果要提花,不用提花装
置,另外加挂不定量的综桄。
现代的罗大概是在明代开始出现的,都是先织三到七梭平纹,再起绞一次,纱孔是分段出现的。
古代的罗比较疏朗,现在的罗比较结实,各有优点。
绫 缎
绫是属于斜纹组织的织物。斜纹组织的特点是使织物的经纬浮点呈现连续斜向的纹路。绫也有斜
向的纹路,但是又和一般的斜纹不同,实际上是现代纺织学上所说的“变化斜纹组织”,多半呈现山
形斜纹或正反斜纹。据我国古书《释名》说:“绫,凌也。其纹望之如冰凌之理也。”冰的纹理呈∧
形,具备摇曳的光泽,绫的特点正是这样。
缎属于缎纹组织。缎纹组织是在斜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没有明显的斜路。它的织造特点
是织物的各个单独浮点比较远,并且被它两旁的经纬纱的长浮点遮蔽;不仅使整个幅面具有平滑光泽
和强烈的立体感的特色,而且可以防止出现底色混浊的现象,最适宜干织造多种复杂颜色的纹样。中
国的这类织物大概是在宋代出现的。最初叫纻丝,后来才改称作缎。
绒
绒是属于起毛组织的织物。中国古代的绒都是经起绒,把经线分做地经和绒经两部分:地经专织
地子;绒经起绒。每织三四梭地子才起一梭绒经,并且把预先备下的篾丝或金属丝插入梭口,使绒经
呈现凸起的圆圈,然后用刀割开,就可以形成丝绒。中国织造起绒织物的历史也非常长远。过去有人
说中国的起绒技术是在明代从日本输入的,并且把起绒织物叫作倭缎,其实是错误的。1972年湖南长
沙马王堆出土的一批汉初的丝织物里就有没有开毛的起绒织物。这说明从汉代到明代,中国始终都曾
经织造过这个品种。明代以后织造的绒,以福建漳州的最著名,有漳绒、漳缎和天鹅绒几种。漳绒是
素绒;漳缎和天鹅绒是花绒,但是漳缎是用提花装置在缎地上起花的,天鹅绒不用提花装置起花,也
不是缎地。漳绒和漳缎的绒都是在织机上边织边割,天鹅绒的绒是在下机以后在素地上钩画花纹,再
用刀在图案范围里开割。过去有人论述漳绒历史的时候,常把天鹅绒和漳绒混在一起,是不大正确
的。
绸
绸是中国丝织物中出现最早的一个品种,属于平纹组织,由两根经纱和两根纬纱组成一个循环,
各用一根交错织成。原来写作“紬”,后来才改写成“绸”。最初大概都是素织,专用短断的废丝纺
的纺丝作原料。宋代以后往往也有用精丝在平纹地上起本色花的,叫暗花绸,并且把所有的细薄的单
色丝织物都叫作绸,而把用纺丝织的,专叫纺绸。
缂 丝
缂丝可能是历史上最古老的大花纹织物。唐代以前叫织成,后来有许多不同称呼——刻丝、克
丝、剋丝、刻丝作、刻色作。缂丝也属于平纹组织,但是只经线和一般的平纹织物相同,纬线并不完
全相同,不是只用一把梭子通投到底,而是根据花纹的不同色彩,把每梭纬线分成几段的断纬,用若
干小梭分织。据宋代庄绰的《鸡肋篇》说:“定州织刻丝,……以熟色丝经于木棦之上,随所欲作花
鸟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虽作百花,使不
相类亦可。盖纬线非通梭所织也。”所谓“纬线非通梭所织”,就是指断纬说的。缂丝的组织从织造
的角度看,是比较简易的,但是因为是断纬,却可以随心所欲地织造,可以织出十分细致的图案。特
别是宋代以后,随着中国绘画艺术的进一步成熟,还发展成和画卷几乎没有分别的缂丝画,常常把许
多非常精彩的绘画完整无缺不爽毫厘地织进去,成为中国驰名世界的工艺品。
中国丝织技术的外传
中国古代的丝织技术都是中因历代人民自己的发明创造,并不像某些外国人说的那样有的是从外
国传来的;相反地,却曾经不断地向外输出,对世界纺织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中国的丝织技术,早在公元以前就和世界发生了关系。
首先是日本。据日本学者研究,大约在秦和西汉时期,中国的缫丝织绢和织罗技术就相继传入日
本,日本传说中的兄媛、弟媛、吴服、穴织四个人物,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这样的结论是相
当正确的。这在中国的史籍里也有所反映。《三国志·魏书·倭人传》载三国时期日本有“蚕桑”、
“缣绵”,无疑就是在这以前传去的技术的结果。
中国的丝织技术对西方国家的影响,也可从这时说起。在张骞开通西域之后,中国的丝织品沿着
丝路源源地输往西方,使中亚细亚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对中国的丝织物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西方古代
的纤维原料,主要是亚麻和羊毛,生产出来的织物都很粗糙厚重。由于看到了中国的丝绸比较细薄,
才有所改变,常常拆取中国丝织物的色丝加杂亚麻羊毛重新织造。《三国志·魏书》卷三十裴松之注引
《魏略》说:大秦国“常利得中国丝,解以为胡绫”,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同时还影响到他们的织机
的结构。古代西方的织机都是竖机,和中国不同,竖机不能使用较多的综片,也不能利用脚踏控制经
线的提升或间丝,织不出结构比较复杂的织物。由于追求中国丝绸的效果,所以也只好废弃竖帆不
用,而改用中国式的水平织机。
公元五世纪到六世纪是中国的南北朝时期,那时中国社会是相当混乱的。但是由于中外交通已经
越来越频繁,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也随着增强,曾经有不少外国人来中国观光学习。据西方记载,波斯
就专门派遣了两个使者前来了解丝绸的织造技术,并且搜集蚕种带回试养。据日本记载,日本也专门
派人在浙江沿海招募丝织技工,去日本传授技术。另外还有一部分中国的北方人东渡定居,专门从事
纺织,成为那时日本纺织业的骨干。
公元七世纪以后,中国丝织技术的对外影响更加显著。
日本在中国的隋、来之间,曾经从中国购买大量丝织物,现在仍有不少保存在日本正仓院和其他
博物馆。日本古代丝织物中著名的博多织,就是在这一时期里学习了中国技术之后出现的。
波斯公元七世纪和八世纪的纺织工艺在当时西方世界中是比较突出的,但是仍不能和中国相比,
非常需要中国的技术,常常利用中国的工匠帮助织造。据唐代旅行家杜坏的《经行记》说,他在天宝
十年(公元751年)到过大食,亲眼看到中国的河东人乐、吕礼在那里织络,络就是绸。
元代的版图非常大,横跨欧亚两大洲。元代的统治者曾经把中国的各种技工集中起来,安置在中
国各省以及中国以外他的势力所及的地方。元初道士邱处机(1148—1227)应成吉思汗的召唤,去
中亚游历,途中也曾经看见汉人工匠千百人在那里织造绫、罗、锦、绮。
中国丝织技术对欧洲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影响,是花机和花本的利用。西方在公元六世纪以前
还不会织造大花纹的丝织物,直到六七世纪,才辗转得到中国的花机和花本的构造方法,开始织出比
较复杂的提花织物,后来一直沿用下来,虽然偶尔有些变化,但是始终没有脱离原有的窠臼。就是到
了最后出现的法国雅卡尔(1752—1834)的提花机以及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龙头机,也和中国的花
机有极密切的关系,它们的基本构造仍然相同,虽然把花本改成纹版,但是原理依然未变,只不过形
式稍有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