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二律吕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国语・周语》中将十二律名称为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单数各律称律,双数各律称吕,故有十二律吕之称。
十二律吕的起源说法众多。《汉书・律历志》沿袭《吕氏春秋・古乐》中的文字,提到黄帝派遣泠纶,从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得均匀的竹管,藉此获取天然的音律,这就是十二律的来源。十二律吕最早见于《国语》,人们常用 “黄钟大吕” 形容音乐或言辞的庄严高妙,“黄钟”“大吕” 就是十二律开头的两个律名。
律吕最初是用来校定音律的一种设备,相当于现在音乐上的定音管。后来根据其长度特性可用来协调阴阳,定出节气。古乐分十二律,从黄钟律标准音起,按照一定的生律法,在一个八度内连续产生十一律,相邻各律之间都成半音关系,黄钟律及后出的十一律便统称十二律。
十二律吕指的是有复频形态和弹性效力的十二律。该种名称沿袭中国传统乐律学中的大吕、夹钟、仲吕、南吕和无射等一些吕名。十二律采取三分损益法来分析。雄性的凤,鸣叫声定为六种,称作 “六律”;雌性的凰,鸣叫声也定为六种,称作 “六吕”,这便是十二音律,也叫十二律吕的由来。古代很早就发现声音的变化,十二律吕是按照比例排列起来的音阶,其中单数的六个为阳,称六律,双数的六个为阴,称六吕。“黄钟大吕” 更被后世抽象为中国民族音乐的象征符号。十二律吕的出现不只是中国音乐史上的创举,更与中国的天文、历法和哲学相联结,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
古代十二律吕的起源说法
古代十二律吕的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一种说法是由 “先人耳” 听出来的,正如史书所记载 “先人耳”,仿佛是一位仙人凭借着敏锐的听觉确定了律吕。这个人的出现为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二律吕的诞生也与古代文化中的阴阳观念紧密相连。雄性的凤,鸣叫声定为六种,称作 “六律”;雌性的凰,鸣叫声也定为六种,称作 “六吕”,这便是十二音律,也叫十二律吕的由来。此外,古人在长期的音乐实践和对自然的观察中,逐渐摸索出了十二律吕的体系。十二律吕最早见于《国语》,人们常用 “黄钟大吕” 形容音乐或言辞的庄严高妙,“黄钟”“大吕” 就是十二律开头的两个律名。可见,十二律吕在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古代十二律吕如何校定音律
律吕最初是用来校定音律的一种设备,相当于现在音乐上的定音管。后来根据其长度特性可用来协调阴阳,定出节气。从黄钟律标准音起,按照一定的生律法,在一个八度内连续产生十一律,使每相邻两律之间都成半音,称为十二律。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等。十二律吕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 “律”,偶数各律称 “吕”,故十二律又简称 “律吕”。
十二律吕的生律法是怎样的
十二律吕的生律法主要是三分损益法。从黄钟律标准音起,按照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具体来说,以黄钟律为基础,先 “三分损一”,即把黄钟管长均分为三份,减去一份,得到林钟律;再 “三分益一”,即把林钟管长均分为三份,增加一份,得到太簇律。以此类推,在一个八度内连续产生十一律,加上黄钟律本身,便构成了十二律吕。这种生律法体现了古人对音乐和数学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
十二律吕的阴阳属性
十二律吕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各律称 “律”,为阳律;偶数各律称 “吕”,为阴律。六阳律分别是黄钟、太簇、姑冼、蕤宾、夷则、无射;六阴吕分别是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这种阴阳属性的划分不仅在音乐上有其特殊的意义,也与古代的哲学观念紧密相连。古人认为阴阳协调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十二律吕的阴阳属性也反映了这种追求和谐的思想。
十二律吕为何是中国民族音乐象征符号
十二律吕是中国古代乐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的高度成就。首先,十二律吕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古代文化息息相关,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次,十二律吕的定音方法和生律法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国音乐独特的艺术特色之一。再者,十二律吕在古代音乐中被广泛应用,从宫廷音乐到民间音乐,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不仅是音乐的符号,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最后,十二律吕的阴阳属性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文化。
综上所述,古代十二律吕在中国音乐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起源、校定音律的方法、生律法、阴阳属性以及作为中国民族音乐象征符号的意义,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