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位于山西省中部的晋中盆地,是山西省的省
会。
太原这一称谓,最早见于《诗经》和《尚书》。
《诗经·小雅》有“薄伐猃狁,至于太原。”《尚书·禹
贡》冀州部分有“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在《左传》、
《公羊传》、《梁传》等古籍中,也都提到了太原。但
是,以上这些古书里所讲的太原,按当时的意义来说,
都是泛指高平广阔的地形,是通名不是专名。还有,这
高平广阔的地形在哪儿?有些学者认为指令晋中盆地一
带,有的认为在今晋南运城盆地一带。这是一个古今学
者尚有争议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是根据比较流行的晋
中盆地的说法。
以太原作为专用地名起自何时?说法也并不一致。
有的学者认为太原作为今太原地区的专用地名,开始于
春秋时期的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完成于战国
末年的庄襄王四年(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这
种说法的主要根据是《左传》和《史记》。《左传·昭
公元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太原。”《史记
·秦本纪》:“(四年)王攻上党,初置太原郡。”
在太原命名以前,它原名晋阳。晋阳城的创建始于
春秋时代。那时候,晋国的大权落到韩、赵、魏、范、
知、中行六家豪门贵族手中,时称“六卿”。当晋定公十
五年(公元前497年),赵简子(赵鞅)执政时,他为
了巩固自己的领地和政权,命令家臣董安于在晋水之
北,即今太原市南郊区古城营村一带,修筑了一座城
池。该城因位于晋水的北岸,所以命名晋阳。就地理方
面看,这座城池的地址选择是适宜的。它西、东、北三
面环山,西倚龙山和县瓮山;东隔汾河,面对东山;相
传大禹治水时拴过船索的系舟山盘踞在北面。当时,这
些山上植被茂密,有利于古代采集、畜牧业的发展。山
地里又蕴藏着铜、铁等丰富的矿物资源,为当时的冶炼
业提供了良好条件。中部和南部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
汾河、晋水流贯其间,再加上周围山麓地带的潺潺泉
水,对于农业的发展来说,也是极其有利的。
再就历史上看,近年以来,考古学家在晋阳古城附
近的义井村、东太堡村、杨家村等地,发掘出大量石
器、陶器、骨器等等。这足以证明,远在石器时代,我
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发展了原始生产,创造了
古代文化。传说古帝少的孙子合骀,也是受封在这一带
地方的。这些史、地事实,都足以说明晋阳古城一带,
在建城之前,就是一片美好的地方。赵襄子选定在这里
建城,不仅在当时是适宜的,对于建城以后的成长、壮
大,也起了重要作用。
董安于接受了这个筑城任务,他首先发挥了劳动人
民的智慧和力量,修建了非常坚固的城郭;又在城内营
建宫室。宫室的柱子是用铜铸成的,围墙是用一丈多高
的木柱和苇秆修建的。此后,襄子的另一位家臣尹铎继
续修筑加固,并在城内积蓄了大量粮秣。从此,晋阳城
成了我国北方的一大重镇,屹立于汾(河)晋(水)平
原将近一千五百余年。在这漫长的时期内,由于统治阶
级的争权夺地,它虽然受到了一些损害,但总的说来,
人口在增加,生产在发展,城区面积在扩大,建筑物的
质量在提高。尤其是到了唐朝,由于晋阳是它的创业基
地,又是北方的防守重镇,把晋阳提升为太原府,横跨
汾河东西两岸,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在汾河西岸的称都
城,又称西城。它采取了城中套城的方式,都城之内又
建了大明城、宫城、仓城。据记载,这时的晋阳城长四
千三百二十一步,宽两千一百二十二步,周围一万五千
一百二十五步,约合现在的二十多公里。
在汾河以东,唐太宗令大将李领导修建了东城。在
东西二城之间,女皇武则天时代,由并州刺史崔神庆主
持建筑了中城,把东西二城连接起来,因此又称它为连
城。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太原三城”。
这三城不仅城垣高大,气势雄伟,而且人口众多,
工商业发达。在铜、铁、煤等矿藏丰富的基础上,冶炼
铜、铁,铸造钱币、武器、铜镜、铁镜、刀、剪等盛极
一时。铜镜被列为贡品,剪刀以锋利驰名全国。“焉得
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才水。”诗人杜甫的这一诗
句。形象的表明了太原剪刀是脍炙人口的。此外,瓷器
的制造、葡萄酒的酿造等也非常发达。在交通方面,国
都长安和太原之间,沿着汾河地堑的大道,官商旅客络
绎不绝。隋朝所修的驰道,东穿太行,北达天池,在这
时期也成了人们往来的大道。这三条大道,几乎和今日
的南北同蒲线和石太线铁路会集在太原相似,大大便利
了人们的来往,以及商货、文化的交流。随着经济的发
展、太原的文风兴盛,大诗人白居易、王翰等,都是太
原人。总之,唐代的太原是河东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中心,是全国著名的一大城市。当时,对于东亚诸国到
大唐取经的僧侣,太原也成了他们的向往之地。一直到
五代十国时期,还保留着唐代给它的光荣称号“北
都”或“北京”。
到了北宋初期,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与北汉王
国争夺晋阳,先后进行了三次攻城大战,先是纵火焚
烧,继而引汾、晋二水灌城。一千五百余年的晋阳城,
变成了一片破砖烂瓦、充满泥泞的废墟。但为时不久,
一部分聚居在唐明镇(今西羊市、大关帝庙一带)的市
民,为了安居,他们围绕镇子四周筑起了城墙。这就是
太原城的肇基。此后,为了防御汾河泛滥,保护市区安
全,又在汾河东岸修建了长堤,并引出一股汾水潴成湖
泊。湖畔堤旁,栽种了杨柳,既能巩固长堤,又是一个
水波漪涟、柳暗花明的风景区。
明朝初期,定太原为九边重镇之一以后,又从唐明
镇土城向东、南、北扩展,在汾河以东,东山西麓之
下,建成了一座里土外砖、周长“二十四里”,城高“三
丈五尺”,留有迎泽等八个城门的太原城。城墙上建立
了大小城楼百余座,城外挖修了根深的护城河。真所
谓“金城汤池”,“坚逾铁瓮”,宋初的唐明城当然望尘莫
及了。这显然是出于当时的防御需要建筑的。此外,还
先后修建了为贵族官僚居住玩乐的一些富丽宫室和花
园。其中最著名的是晋王府,其次是宁化府、临泉府、
方山府、大小濮府、缉虎营、杏花岭、梅花坡等等。直
到现在,有些街巷还是以此命名的。崇善寺、双塔寺、
纯阳宫等寺院也是在这一时期建筑的。对城外的晋祠、
天龙山的石窟等古迹名胜,也都加以整修。从外表上
看,这时期的太原似乎又逐渐兴盛起来,露出了“锦绣
太原城”的面貌。
太原成为宋、元、明、清和民国年间的山西政治中
心,达千年之久。但近代以来,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
会里,它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却远远落在前进的历
史车轮后面。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座
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名城,才真正走上了繁荣昌盛的大
道。
建国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太原列入第一批国家
重点建设城市。三十多年来,太原市的建设有了空前的
发展。据1982年年底的统计,建成区面积为一百三十
六平方公里。人口为一百二十万,是山西省第一大城
市。布内街道,全长四百二十九公里,其中百分之八十
以上建成了高级路面。主要大街,南北干线有建设路、
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新建路、和平路等六条。东
西干线有胜利街、府东街、双塔东街、城北街、迎泽大
街等五条。由于这些街道的修成,基本上改变了旧太
原“东西不通,南北不畅”,街道狭窄的落后局面。迎泽
大街从新建的太原火车站往西,穿过五一广场,经过汾
河上的迎泽大桥,直通西山工矿区,是一条最大的主干
线。街宽七十余米,三晋大厦、迎泽宾馆、井州饭店、
晋阳饭店、红旗剧场、五一百货大楼、博物馆、文化
宫、湖滨会堂、迎泽公园、邮电大楼、广播电视大楼、
科技大楼、工艺美术大楼、科技馆等分列两旁。这些各
具姿态的新型建筑,含有古今意义的命名,格外显得雍
容多姿,古雅大方,而又具有蓬蓬勃勃的时代精神。
汾河从北向南流经市区中部,把太原划分为东西两
部分。东部人口众多,商店密集,省、市行政机关和学
校等,大都集中在汾河以东。西部主要是化工和煤矿
区,但农业也相当发达,这是因为西山和汾水之间,北
起兰村,南达晋祠,有一带宽广的平原。远在春秋时
代,这里的劳动人民就修建了灌溉工程,引出汾水、晋
水和山麓泉水浇灌田地,使地处干旱、半干旱的黄土地
区,出现了波光人影,渠流纵横的产稻区。东西之间的
交通往来,除上面所说的迎泽大桥外,还有横跨河上的
胜利桥、铁路桥和深居河下的一座大隧道。这些新型建
筑,大大解决了旧太原时代东西部之间往来困难的问
题。
太原市的对外交通,建国以来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石太、南北同蒲等铁路修建时,阎锡山为了建立山西独
立王国,都修的是窄轨,大大限制了它们的运输效能。
建国后,迅速改成标准轨距,同省外铁路相通,成为全
国铁路网的一部分。为了适应工、商、旅游事业的日益
发展,新修了太原火车站,并逐渐完成了石太线和北同
蒲线的电气化工程,使客货运量成倍增长。太原的民用
航空事业从无到有,开辟了多条肮线,可以直飞北京、
西安、兰州、西宁、成都、重庆、延安和长治等地。公
路交通,有直通河南、河北、内蒙古、陕西和省内各地
的公路线。
建国以来,太原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已建
成北郊、城北、河西北部、河西中部、河西南部、东
山、西山、城南、北营等九个工业区。据1982年年底
统计,全市共有工矿企业一千三百零六个,工业职工四
十七万余人,工业总产值达四十一亿多元,为建国前的
九十八倍。在工业中,有号称“十里钢城”的太原钢铁联
合企业,有年产一千万吨煤的西山煤矿,有国内较大的
重型机器厂和化工企业。今天的太原,已经成为华北地
区的一座以冶金、机械、煤炭、化工为主的最大的重工
业城市。就本省说,它是建设全省煤炭化工基地的中心
城市,工业产值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工业发展
的需要,全市现有四十多个科研单位,十余所高等院
校,三十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和一百几十所普通中学,有
众多的科技专家、教授、学者和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为
社会主义祖国工业的更加“高精大”,而孜孜不倦地工作
和学习。
太原的古迹名胜相当多,著名的有:
太原的标志双塔,原名宣文塔,是明万历三十六年
(1608年)前后,佛灯和尚拟建的永祚寺的一部分。
两塔形制相似,八角十三层,高达五十多米。每当立夏
前后,这里的牡丹盛开,引来了不少观赏者。建国以
后,在这里建成了革命烈士陵园,供人们瞻仰凭吊。
太原市最早的历史文物建筑晋祠,位于西南郊外二
十五公里的悬瓮山下。据文献记载,西周成王十年(公
元前1106年),他用桐树叶子和他的弟弟叔虞开玩
笑,竟封了叔虞为唐侯。这就是“桐叶封弟”的历史故
事。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见到唐国境内有一等晋水,
水源来自悬瓮山下的泉水,水量既丰富,冬季又不枯,
对于生产和生活来说,是一条好河流,因而他把国号改
为晋。此后,晋国成了春秋时代的一大富强诸侯。后人
为了纪念叔虞,便在晋水的源头修建了一座祠堂,名为
晋祠。至于晋祠创建的年代已不可考。根据北魏郦道元
著《水经注》的记述看,在北魏以前就有了这一建筑。
北齐文宣帝高洋时将晋阳定为别都,在晋祠大动土木,
开凿池沼,建造亭台楼阁。到了北宋天圣年间(10231
032年),又依山傍水修建了祭祀叔虞母亲邑姜的祠
堂,即现存的圣母殿。宋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
到现在已八百多年了。这座殿南北宽七间,东西深六
间,比叔虞祠大,是全祠的主殿。殿内塑有邑姜的像和
四十多尊宫娥、侍女的塑像,大小如同真人,各具姿
态,栩栩如生。圣母殿的一旁,是清水涌出的难老泉。
它是晋水的源头,流水淙淙,清澈见底。圣母殿前筑有
方形鱼沼,是晋水的第二源泉。沼中立着三十四根小巧
的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梁木以承托十字形桥面。
整个造型如展翅欲飞的大鸟,因而有“鱼沼飞梁”的命
名。在北魏时期成书的《水经注》中,就有“结飞梁于
水上”的记述,可见这一别出心裁的艺术建筑,在北魏
以前就修建了。此外,晋祠内还有叔虞祠、献殿、胜瀛
楼、白鹤亭、文昌宫、金人台和唐太宗写的《晋祠铭》
碑亭等。祠院内外,大树参天,尤以周柏、隋槐著名。
这两棵古树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精美的侍女像,被誉
为“晋祠三绝”。
太原城内的崇善寺,原名白马寺,后改为延寿寺。
明朝初期加以扩建,前有大雄宝殿九间,后有大悲殿七
间。此外还有山门、金刚、天王等殿和经阁、法堂等,
规模很大。清朝同治年间失火,大雄宝殿等尽化灰烬,
仅留一座大悲殿。到了光绪年间,在这片废墟上建造了
文庙。现在山西博物馆(一部)就设在文庙内。寺内的
大悲殿是现存最完整、最标准的明代建筑杰作。殿内中
央有一座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型塑像,造型奇特,引
人注目。殿内还藏有宋版碛砂圣经、元版圣经、明版北
藏经、南藏经等,都是名贵的文物。
道观纯阳宫,在五一广场西边,是明代万历年间为
纪念唐代道士吕洞宾而建的。宫内有八卦楼、降笔楼和
亭、台等建筑物。亭、台、楼、阁之间,有长廊互相通
连,结构甚为巧妙。现为山西省博物馆二部所在地。馆
内陈列着由仰韶文化时期,到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文
物,共两千多件。它将中华民族发祥地区之一山西这块
地方的文物荟萃一馆,供游人观赏和学者研究。
太原市西南郊的天龙山、龙山和蒙山,有南北朝以
来各朝代的石工巧匠们精心雕凿的石窟。其内容大部分
是佛教的,也有一个部分是道教的。这些石窟雕像表现
了人民的石雕艺术,反映了各朝代石窟艺术的特点,是
一宗很重要的文化艺术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