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之名始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不
过,那时的泉州州治设在今天的福州市。随着海外贸易
的兴盛和闽东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唐初,分泉州南
部,设武荣州。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把原泉州
改为闽州,把武荣州改为泉州。泉州州治设在今泉州市
西六公里处的南安县丰州。以今丰州为中心的古丰州
城,是一个负山面江的小城。它始建于三国孙吴时,城
名“东安县城”。这是泉州古城最早的城名。丰州城距海
较远,与海港之间的交通不便,而且城址紧逼晋江,缺
乏城市发展的余地,不能适应海外贸易和城市本身发展
的需要。后来终于放弃了这个城池,到地近海港、交通
方便的晋江下游平原上重建新城。唐开元六年(公元7
18年)州治东移到今泉州。这是泉州古城发展史上的
重大转折。从此,泉州逐渐登上作为一个新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中心的舞台,在海外贸易、中外文化交流上起
过突出的作用,做出显著的贡献。
公元718年后,在晋江平原中部偏北,距海约十五
公里处建泉州唐城。晋江平原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地势北高南低。泉州唐城,北有低山屏蔽,位于平原偏
北地势稍高处,西南面向晋江,东南濒临泉州湾,南有
平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余地。泉州唐城作四方
形,以今“钟楼前的双门前头为中心,周围约一点五公
里”。依唐朝“前市后朝”的城市布局原则,政府机关设
在钟楼以北,商场在钟楼以南。城建四门。城外有吊
桥、城壕。城的中轴线为南北大街。街坊具有整齐、对
称的特点,犹似古城北京、西安。
唐乾宁年间,王毂《咏泉州刺桐花诗》:“南国清
和烟雨辰,刺桐夹道花开新。林梢簇簇红霞烂,暑天别
觉生精神。”由于泉州城大街小巷遍植刺桐树,赢得骚
人墨客的吟咏,因此“刺桐”就成为泉州城的别名,流传
于海内外。
泉州城在唐城的基础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改建和扩
建,其趋向大致是逐步向南扩展。城市面积逐步扩大到
唐城的十倍。泉州古城的发展是与泉州港海外贸易的发
展密切相关的。
五代时,福建政局相对安定,王审知治闽的主要政
绩之一,就是招徕外商,发展海外贸易。泉州经济得到
进一步发展,旧唐城已嫌狭窄,不敷应用。于是就打破
唐城方形格局,向外围扩展,城门由四个扩建为七个。
城南门已至新门街与涂门街间,俗名“涂山街头”处。在
扩建的东门街和涂门街上开大路、建货栈,以利交通贸
易。同时发展工农业生产,把陶瓷、丝绸、铜铁等产品
外运,对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北宋时期,泉州港的对外贸易虽有发展,但距古城
扩建时间甚短,只是把市舶司设在城外,以便利外商,
同时加固城墙,“外砖内石,基横二丈,高过之。”南宋
初年,随着泉州港海外贸易地位赶上广州,泉州古城曾
作较大改变,主要是向西南方面扩大:一是从新门、涂
门街一直向南扩充到现在的下十字街,建立新的南门
城。这一地带称为“泉南”,是南宋泉州外贸繁盛之区。
二是把原有城西的旧水门南移,建立新的水门,即宋通
津门。城内街道已有顶、中、下三个十字街,有七座城
门和六条街道,构成中古时代商业城市四通八达的交通
网。城内商业中心在中十字街;对外贸易机构集中在泉
南;造船厂分布在南门江边。当时的泉州“城内画坊八
十,生齿无虑五十万。”已经是一个大商业城市了。
元代时,泉州已经成为东方第一大港。这时,泉州
在南宋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四周扩展,南边已由南宋
南门街向南延伸到晋江边,成为泉州古城面积最大的时
期,城址大致在今环城马路。自中十字街到下十字街的
泉南地区,是元泉州城最繁华的地区,也是外国人集中
侨居的地区。其中有中外文化交流的古迹,例如涂门的
清净寺,车站的蕃佛坊(即婆罗门教寺)、南门的回教
寺等,都是外国人常聚之处。这就是《蒲寿庚考》书中
所称的“泉南蕃坊”。
泉州港的发展在特定的主客观条件下,经历了兴
起、繁荣和衰落的过程。
泉州港位于晋江下游泉州湾内,包括后渚、石湖、
蚶江等港口,而以后渚港为重要。泉州港,水陆交通便
利,港湾曲折水深,是古代的一个天然良港。晋江流
域,在福建省沿海仅次于闽江流域和九龙江流域,拥有
较为宽广的腹地。泉州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暖热湿润,
宜农、宜桑、宜茶。晋代中原战乱,晋室南渡,衣冠仕
族和大批劳动人民,相继南迁。“晋江”就是因南迁人民
多沿江居住而得名。他们与当地劳动人民,共同开发晋
江流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陶瓷、丝绸、纺织和造
船等手工业也得到较好的发展。唐中叶以后,陆上丝绸
之路,不但因战争往往受阻,而且沿途地理条件严酷,
骆驼商队驮运量又很少。若以一只骆驼能驮运三百公斤
货物计,一艘泉州的宋代货船,就可以把一支由七百头
左右的骆驼运输队所驮运的货物运走了。陆上丝绸之路
的运输,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唐代商业繁荣和国际贸易空
前发展的需要了。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势所必然。作
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泉州港的兴起,条件完全成
熟了。唐末,泉州港商贾云集,呈现了“市井十洲人”的
繁荣景象,遂由一般的海港,逐渐兴起为唐代对外贸易
的大海港之一。
宋、元是泉州港发展的繁荣时期,在泉州设置市舶
机构的四百年中,经历三次飞跃,在我国海洋贸易发展
史上的地位,终于超过广州进入极盛时期。
泉州港在唐末五代兴起的基础上不断上升。宋初,
无论从海道来泉州的国家和地区,或从泉州出海的中国
商船,数量都远比前代增加。到北宋中期,泉州港的地
位已超过明州(今宁波市),成为仅次于广州的全国第
二大海港。公元1087年泉州设置提举市舶机构。正式
开港后,更进一步促进了泉州港海外贸易的发展。宋室
南渡后,福建成为南宋的经济基地之一。为了弥补因国
土缩小而带来的财政损失,政府极力提倡海外贸易,古
城泉州迅速繁荣起来,步上与广州并驾齐驱的地位。
泉、广都是海外诸国商船最常到的港口。南宋末期,泉
州的经济生活更加紧密地与海外贸易相连,阿拉伯商人
更多地来泉州贸易,中国商人也更多地从泉州出国。泉
州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出海港。
入元以后,泉州港进入极盛时期,海外贸易达到了
空前繁荣的阶段,进出口贸易额居世界大港前列。此时
的泉州,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世界第一商港”,其
地位超过广州。不少史籍,凡记载我国与东南亚、印
度、阿拉伯以至北非的各国、各地区的海洋航程距离,
多以泉州潜为计算的起点。
泉州港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其繁荣
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保证为外贸提供量
多质优的商品。
为了满足海外贸易中日益增加的丝绸品的需要,唐
代以后福建的丝织业更加蓬勃发展。到了宋代,泉州的
丝织业生产已发展到可与盛产丝绸历史悠久的四川、江
浙相媲美了。元代,“泉缎”更是蜚声世界,远销南洋、
印度、阿拉伯以及欧洲等地。伴随着丝绸品输出量的增
加,泉州的植棉织布业也发达起来。
宋、元是我国外销瓷器兴盛的主要时期。闽、浙、
粤三省沿海,就是外销瓷器的主要产区。福建外销瓷器
的布局既集中,又相当广泛,全省有十七个县都烧青白
瓷,其范围分别属于闽江流域、木兰溪流域以及晋江流
域和闽南的漳浦等地。现在看来,福建是国内烧青白瓷
最多的一个省份。由于泉州港是海运出口港,青白瓷的
烧制又是为出口服务,所以,泉州的青白瓷除了具有地
区特色外,还带有一些北方的特征,同时,也还有一些
外国瓷的风格。
宋、元是我国造船业发展的兴旺时期,当时泉州的
造船业占有重要地位。“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
异域。”这是南宋时,泉州造船业发达的真实写照。19
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发掘了一艘宋代海船,它的残长
二十四米二,残宽九米一五,载重约为二百吨左右,可
见原船船身的巨大。其结构特点是船身扁阔、底部尖,
船舷侧板为三重木板,船底板为两重木板,船内分十三
个水密隔舱。这是泉州制造的远航海船,反映了当时泉
州造船业的水平。
明、清时代,泉州港不断淤积。根据海洋资料,六
百六十年来,泉州平原向海洋延伸了四公里。而福州具
有比泉州更为有利的条件,于是市舶司移在福州。从北
宋到明初,历时三百八十多年的泉州市舶司,至此完全
结束,泉州港逐渐衰落。原来为出口贸易服务的手工
业,也随着衰落。人多耕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出洋谋
生和移居到澎湖、台湾的人日益增多。因此泉州既是著
名的侨乡,又是台湾人民的祖家之一。
泉州既是我国对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又是一个以文
物荟萃的文化古城而著名中外。现已清理属于各级保护
的文物古迹共三十八个单位。其中清净寺、安平桥、开
元寺、郑成功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文物发
掘清查工作的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大大增加。特别是海
外交通的文物史迹数量之多,全国无双。这些文物古迹
是我国和印度、阿拉伯、意大利、伊朗、摩洛哥、南
洋、柬埔寨、琉球、日本、西班牙等亚洲、北非、南欧
等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泉州海
外交往历史悠久,宋、元时期,泉州城更以“民夷杂
处”著称。外国人在泉州经商、旅游、传教的多至“数以
万计”,其中以阿拉伯和波斯人为最多。他们中有些人
在泉州安家落户。泉州人称他们为“南海番客”。泉州及
其附近发现了数以百计的伊斯兰教、古基督教、摩尼教
和婆罗门教的墓碑和石刻。泉州东门外圣墓村灵山的伊
斯兰教圣墓,就是突出的例证。墓右侧有明永乐十五年
(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途经泉州的行香碑。
泉州涂门街著名的清净寺,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
(1009年),具有典型的伊斯兰教堂的建筑形式,它
是我国现存最旱的伊斯兰教建筑物,瑰丽壮观,独具风
格。
创建于唐代的泉州开元寺,历代都有外国僧人来
居。该寺经建国后两度修缮,如今朱红金碧,壮丽堂
皇。大雄宝殿是开元寺的主体建筑。大殿及其后面甘露
戒坛的斗拱,制作特殊,均有雕刻精美的飞天乐伎,翩
然起舞,栩栩如生,为国内殿宇建筑所罕见。大殿前屹
立着雄伟壮丽、雕刻精美的东西两塔,宋代易砖为石,
它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充分反映了宋代劳动人
民的高度智慧和伟大创造性。
南宋时,为了适应海外贸易发展,水陆运输繁忙的
需要,兴建了一系列巨大桥梁工程。其中绍兴八年(1
138年)建造的安平桥,一称五里桥,东起晋江安海,
西至南安水头,长约二点五公里,是当时全国最长的桥
梁。全桥用长条花岗石垒砌而成,工程量的浩大,水下
作业的艰巨,堪称奇迹。安平桥的建成,大大方便了中
外商品贸易的水陆运输。泉州西郊九日山上的宋代“祁
风石刻”,真实地记录了当地官员为中外海舶的安全航
行而举行祁风盛典的事迹。这些都是中外人民友好往来
的历史见证。
建国以来,泉州地区治山治水,山河面貌改观。早
在五十年代,泉州人民就在晋江下游修建了全长二十公
里的防洪堤,保证了城乡大部分地区工农业生产的正常
进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泉州灌区的南北引水干
渠,是晋江地区重要水利枢纽工程。它引来山美水库源
源不断的流水,沟通了金鸡引水渠和溪引水渠,连接了
晋江和洛阳江,在泉州市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网,为市
郊数万亩农田提供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有利条件。
泉州的现代工业几乎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工业以
食品工业为主。泉州糖厂是福建最旱建立的机械化生产
的蔗糖综合厂,生产机制砂糖,并综合利用副产品机制
纸张,柠檬酸等。泉州蜜饯厂生产的各种蜜饯,是国内
群众和海外侨胞喜爱的食品。乡镇工业产品和手工艺产
品,近年来繁花似锦,深受国际友人的好评。泉州制药
厂出产的神曲、茶饼等药品,畅销国内外,素享盛誉。
水陆交通运输更是发展迅速。后渚港有定期轮船和本地
区的各港口相联系,还有不定期的货船通往全国沿海各
大港口。预期改建扩建工程完成后的后渚港,将会更加
繁荣。
泉州文化古城的文物古迹,经过建国以来的陆续修
缮,面貌一新。来泉州观光的华侨、港澳同胞、国外友
人逐年增加。为进一步发掘古城丰富的文化遗产,成立
了海交史、华侨史研究机构,出版了有关刊物。在开元
寺大殿东边,建立了海交史博物馆,开放了泉州湾古
船、泉州宗教石刻和泉州外销瓷器三个专题陈列馆。泉
州华侨史专题馆,也正在筹建中。为把华侨子女培养成
为祖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专业人才,泉州华侨大学在
这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古城泉州市已制订了初步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将
向东发展,以东大路为界,保护西边古城的文物。东大
路以东为“新城”地址。新城靠近海港,为工商业中心。
曾经衰落的泉州港,又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历史文
化名城泉州市,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上,正发挥日益重
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