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东二十公里有绵延起伏的
龙泉山拱卫,西五十公里为巍峨挺拔的邛崃山屏障,可
谓盆中之盆,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成都又雄居四
川省的中心,无论交通上或战略上都具有中枢作用。
成都地处中国西南最大的成都平原上。成都平原是
由岷江、沱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平原下部为深厚的第
四纪砂卵砾石层组成,富含地下水,是四川地下水储量
最大的地区。平原上部覆盖着一两米厚的粉砂和粘土,
呈灰黑色,结构良好,易于耕作,是四川高肥力的土
壤,有“百种百收”之誉。成都平原海拔在四百五十到七
百米,成都城区为五百米上下。地表起伏甚微,平均坡
度千分之四左右,具有平原城市特色。成都及其附近,
河流纵横,渠堰栉比,河网密布,冠于四川。
成都属于温暖湿润的中亚热带气候。冬暖、春早是
成都气候的显著特点。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为五点五摄
氏度,高于同纬度的东部武汉、上海,霜雪不多,无霜
期为二百八十多天。3月上旬入春,比武汉、上海提前
约一个月。夏长而不炎热,7月平均气温二十五点六摄
氏度。成都的另一气候特点是湿度大,云雾多,日照
少,古有“蜀犬吠日”之说。成都的年降水量为九百四十
七毫米,但夜雨率占百分之七十,“巴山夜雨”素来有
名。
温暖湿润的气候,地平土厚的地貌与土壤,以及优
越的水利条件,是成都及其附近地区开发早、耕地连
片、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重要原因,也是成都的鲜花
四季竞放,成为中国四大花市的原因之一。
远在三千年前,成都就有原始部落聚居。据近年在
青羊宫附近出土的陶纺轮、骨针等以及同在郑州出土相
似的龟甲,可把成都地区所谓的“巴蜀文化”推溯到三千
七百年前的殷商初期。据历史记载,西周时期,一些游
牧部落开始从成都平原周边高阜丘陵逐渐向平原水洼地
区迁移,大致沿着郫县至成都一线向两侧扩展。传说中
的“蜀王灵治水”,“杜宇教民务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人们“降丘宅土”,农业日益发展的结果。
周末,成都为蜀国辖地,它与郫县一起先后成为蜀
国统治四川盆地西北部的中心。据说蜀王开明第九世迁
到成都时,就动员了人民大兴土木,建城筑楼。当时提
出“一年成市,三年成都”,成都一高据说即由此来。
春秋战国时期,成都及其附近的农业、蚕柔业很发
达,蜀国的布帛、金银早已为秦国所觊觎。公元前316
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入川,并了巴和蜀,改蜀
国为蜀郡。成都今日之东西城区,但是当时蜀郡下属的
县城之一。
自秦以来,成都一直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和经济
中心。秦时,“乃移秦民万家实之”;人口骤增,而且直
接传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冶铁技术。因此,秦第
一任蜀守张若就在成都设置了盐铁市官,以后又设工
官。到了秦孝文王(公元前250年)时,李冰为蜀守,
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李冰在修筑都江堰的同时,又
开成都两江,灌田万顷。《华阳国志》描述都江堰水利
工程的效益说:“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
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水旱从
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同时还
记载李冰依靠了劳动人民在今双流凿井取盐获得成功。
以后又推广到今峨眉、洪雅、仁寿、泸县等地。
西汉时期,成都为益州郡治,与广都(今双流)、
新都并称为“三都”。当时,成都的织丝业盛况空前。城
南有两处小土寨,分别为织锦和造车手工业的集中之
地,置办了锦宫、车官,专门管理上述两项手工业。这
就是日后所称的锦官城,简称锦城(令百花潭公园附
近),也就是成都得名锦城之始。织工们利用附近南河
河水洗濯织锦,《水经注》说:“锦工织锦,则濯之江
流,而锦至鲜明,濯以他江,则锦色弱美。”因此,以
南河俗称锦江(也称锦水)。而锦江从此扬名天下,诗
人杜甫就有“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著名
诗句。
自秦及汉,四川各地相继推广牛耕和水稻种植,成
都平原已成为中国水稻主要产区,经济发达程度和关中
地区齐名。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平原上驿道纵横,交通
日趋便利。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成都人口的迅
速增加。到了两汉后期,成都人口已增至七千六百多
户,成为仅次于长安的中国第二大城市。从牧马山等地
区的许多战国墓与平原上遍野的汉墓分布看,也表明了
秦汉时期人口大增,平原及其附近丘陵都得到大规模开
发。
汉新王莽末年,公孙述乘中原大乱,据成都称帝,
号“大成国”,这是成都第一次成为封建帝王之都。
三国鼎立时,刘备统一巴蜀,建都于成都,史称蜀
汉,前后长达四十二年。此时,成都的手工业又有前
进,蜀伐魏的军需开支几乎全靠成都的锦缎贸易收入维
持。
西晋,成都仍属益州。武帝太康八年(公元287
年),封他的儿子司马颖为成都王。西晋末年的成汉十
六国,李雄叛据成都称帝四十三年,成都为成汉国都。
公元348年,范长生的儿子范贲又称帝于成都一年余。
东晋至南北朝,成都仍为益州郡治。东晋末年的谯纵杀
掉了益州刺史,自称成都王。南北朝梁武陵王萧纪也曾
称帝于成都,但时间很短。
隋时,曾改益州为蜀郡,成都仍是郡治。隋末,萧
铣亦据成都称梁王。
唐初复置益州,后改州为郡。唐至德中升蜀郡为成
都府,今成都西城区为当时剑南道西川成都府治,今东
城区属当时的华阳县地。安史之乱时,成都成为唐朝行
都,四川成了中原人士的避难所,大大刺激了四川的经
济繁荣。当时成都号称“南京”,俨然帝城气象,当时
有“杨一,益二”之说,即天下城市,扬州第一,成都第
二。
唐末,王建据西川称蜀帝(前蜀)凡三十四年。五
代孟知祥又断前蜀称帝(后蜀)三十一年,成都相继为
前蜀、后蜀国都。后蜀孟昶命人民在城墙上通种芙蓉
树,一到秋天,四十里花开似锦,绚丽动人,故称芙蓉
城,简称蓉城。
北宋,成都归西川路,后降为益州,最后为剑南西
川节度。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顺亦于此建
立“大蜀”政权,称“大蜀王”。从唐至宋,成都的纺织、
造纸工业得到了新的发展,其中造纸制笺手工业誉满中
国,并且成为中国五大印书中心之一。北宋时,由于北
方人口大量入川,成都人口又急增,成为中国西南地区
最大的都市,繁华富丽甲于全国。
元代于公元1286年正式建暑四川等行中书省,成
都为省治地,共辖九路,成都路居首。此时,成都商业
仍十分繁盛,例如《马可·波罗行记》写到成都:“水上
船舶甚众,未闻未见者,必不信其有之也。商运载商货
往来上下游,世界之人无有能想象其盛者。”元末,明
玉珍在重庆称帝,改国号为“夏”,把成都作为他的陪
都。
明初,成都除了仍为四川省治外,朱元璋封其子朱
椿为蜀王,也以成都为王府。明末,张献忠的“大西”农
民起义军政权也在成都建都。号称“西京”。
清代以后,成都一直是四川省会,体制无大变动。
但是,由于清政府对四川人民的残酷统治,到了1668
年,成都的人口只剩下几万人。以后虽迁来部分外地
人,但也不过十二万多人,直到1908年才恢复到三十
万人。鸦片战争以后,随着重庆、万县的门户开放和川
江航运的畅通,川江已成为四川对外的主要通道,重庆
的经济日益发展壮大。这时成都日趋衰落,它在四川和
西南的地位逐渐被重庆所取代。但是,由于历史发晨的
悠久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成都仍不失为西南地区的一大
都会。
民国时期,成都仍是四川省省会。1928年,成都
辟为四川省直辖市,置华阳、成都二县的城区为成都市
的东西城区。
两千多年以来,先后曾有好几个封建割据的小国之
君在成都建都,因此,除了北京、西安、洛阳、开封、
南京、杭州等以外,成都也称得上是中国的古都之一
了。
成都的城垣,在历史上常有变迁,而且名称繁多,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秦汉、隋唐和清朝三个时期。成都最
早的城垣,始于春秋末期的“蜀王城”。这座城大致以今
天的文殊院一带为中心。此城虽系土垒,但是从北门的
羊子山土台发掘情况来看,已有一定规模。这土台约为
一百零四米见方,高约十二米。
秦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和抵御外来的侵略,
于险要处筑土城三座,成都便是其中之一。秦城周十二
市里,高七丈,有城门七道。秦城分为太(大)城与少
(小)城两部,与秦国都城咸阳制度相同。传说张仪筑
城时屡崩不立,后有大龟从江中出,“周行旋步”,张仪
就顺着大龟的足迹修筑,城乃立,因此成都城又叫“龟
城”。但是,另一种说法是由于秦城形着乌龟而得名,
当以后说为是。
汉武帝在秦城基础上改筑了太城和少城,各开九
门,辟通车大街,故有“十八部门”之说。刘备统一巴蜀
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这次建城以今青龙街一
带为中心,面积虽较汉城小,但基本上奠定了成都日后
所说的“穿城九里三”的轮廓。
隋唐时期,成都城垣大大扩展。唐僖宗乾符三年
(公元876年),西川节度高骈嫌唐初的子城狭小,于
是又在其周围修筑罗城,称太元城,周长二十五市里,
高两丈六尺,开十门,这是成都城垣史上一大变迁。据
说当时参加的民工达十万人,整个工程共用工九百六十
万个。
五代时,后蜀孟知祥为了加强对外防御,绕罗城修
筑了一段低矮的土墙,称羊马城。两宋时代,在唐朝的
罗城基础上进行了几次修整。元代子城毁坏,罗城如
旧。
明洪武年间修筑了皇城,即今日成都的内城。皇城
占地五百七十亩,东西短而南北长,呈矩形,城周有护
城河。
清康熙年间,重修罗城,今日成都的外城在此时正
式奠定。外式周长二十五市里,高三丈,厚一丈八尺,
设四门。成都外城的布局呈斜置菱形,这完全是适应府
河和南河的流路,因为成都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河流
都由西北流向东南。这种建筑设计,更利于成都城区街
道的排水,是十分科学的。同时,外城与内城的排列方
法完全不同,也可能受秦城东北向结构的影响。成都的
内外城垣,无论其建筑轮廓与设计风格,都酷似北京,
因此有“小北京”之称。
成都历史上文采光华,人才辈出。早在公元前170
年左右,成都就有了学宫叫文翁石室,这是中国最早由
地方政府创办的郡国学校。历史上,成都不仅有本地出
生的许多学者,例如汉代的司马相如、扬雄,唐代的段
安节、雷威,五代的黄荃,宋代的唐慎微、范镇,明代
的杨升庵等文学家、史学家、音乐家和画家,而且有杜
甫、李白、薛涛、陆游、苏轼等外来著名诗人与学者,
他们在成都居住时,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丰
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
成都古来是音乐、歌舞盛行的地方。杜甫在《成都
府》一诗中作过生动的描述:“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
簧。”成都的绘画艺术、建筑艺术及天文、医药等科学
技术,都有很高水平,并且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一定地
位。
此外,成都在历史上还珍藏了许多稀有的宗教文
物,例如文殊院藏经阁里有明代崇祯皇帝的田妃绣的千
佛袈裟及缅甸玉佛,印度梵文贝叶经,日本天平宝字五
年(公元761年)的镏金经筒,以及最珍贵的唐代玄奘
头顶骨。在新都宝光寺内,也收藏了汉代的合金优昙
花、印度贝叶经、舍利子和缅甸玉佛等,均是中国宗教
文化中十分珍贵的遗产,同时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
见证。成都的名胜古迹,例如杜甫草堂、武侯祠、王建
墓,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望江楼、青羊宫及成
都西郊灌县境内的都江堰、青城山也都驰名中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古城成都的发展揭开了
新的一页。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成都就被列为中
国重点建设城市之一。根据成都是以电子、仪表、机械
加工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的发展方向,党和政府对成
都组织了几次规划与改造,城市的性质和面貌都发生了
很大变化。现在,成都的城区已由建国初的十八平方公
里扩大到六十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一百二十七万,是仅
次于重庆的四川第二大城市。工矿企业已发展到五千多
个,工业总产值占四川全省的五分之一以上。轻工业以
食品、纺织为主,重工业以机械和电子占绝对优势,次
为冶金和化学等工业。蜀绣、银丝制品、竹丝瓷胎、漆
器等手工艺品,以历史久远、技艺精湛而闻名国内外。
成都又是四川省的省会和科学文化中心,拥有高等
学校十四所,科研设计单位七十多所,其中四川大学、
四川医学院和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都是全国重点大学。成
都的交通也很方便。建国以后,相继修筑成渝、宝成、
成昆等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是四川最大的铁路枢纽站
和公路中心。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和北京、
上海、南京、武汉、长沙、广州、桂林、贵阳、昆明、
拉萨、西安、太原、沈阳等城市有定期班机来往,省内
航线可达重庆、南充、达县、西昌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