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的秦岭巴山之间,北倚秦岭,
南临汉江,属汉江上游区。东与城固县为邻,南以汉江
与南郑县分界,西与勉县接壤,北与留坝相连。南北长
三十七公里,东西宽二十二公里,总面积五百三十八平
方公里。地势南低北高,依次为平原、丘陵和山地。南
部的平原是汉中盆地平原的一部分,占全市总面积的三
分之二,海拔约五百到七百米。北部的丘陵和山地,占
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汉中盆地是汉江上游最大的盆地。西起勉县武侯
镇,东至洋县尤亭铺,长约一百一十六公里,宽约五到
二十五公里,是由汉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阶地平原。
汉中市城区就处于汉中盆地平原的中部。由于纬度位置
偏南和秦岭对寒潮的屏阻作用。这里气温较高,冬季也
比较温和,成为我国北亚热带的一部分,也是陕西省水
热条件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地理景观和人民的生产、生
活习惯,具有显著的南方特色,被称为陕西的小江南。
汉代以来,一直是陕南山区最大的农业中心和粮食基
地。
汉中因汉江得名。作为行政建制名称,始于秦。据
《史记·秦本纪》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
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设郡治于
西城(今陕西安康)。东汉将汉中郡由西城迁治南郑。
从此,南郑成为汉中的附郭首县。直到1954年,汉中
的行政首府一直设在南郑。
南郑的名称起于西周。据《水经注》载:“南郑之
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
称。”
自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置南郑县以来,
除西魏一度改置光义县外,隋唐至明清及民国,一直保
留南郑县的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
月6日汉中解放,即将南郑县迁治县城东九公里的铺
镇,并划出城区及近郊设置南郑市。1954年,改南郑
市为汉中市。1961年9月划定现在的辖区范围。1964
年8月改为汉中县。1980年9月又改为汉中市。
汉中作为县以上一级行政区域名称,曾有过多次变
动。东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张鲁占领汉
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改汉中郡为汉宁郡。献帝建安
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征降了张鲁,改汉宁郡仍
为汉中郡。隋文帝统一全国,为避其父杨忠之讳,于开
皇元年(公元581年)改汉中郡为汉川郡。唐代又有梁
州、褒州、汉中郡等多次变更。唐德宗李适于兴元元年
(公元784年),避朱之乱,逃到汉中,乱平返都时,
为褒扬汉中,特用其年号诏改梁州为兴元府。宋代未
变。元初改为兴元路。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
改兴元路为汉中府。清代沿用这一建制。民国二年(1
913年),废府,改为汉中道;二十四年(1935
年),改设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治南郑县。1949
年解放后,将先在湖北省内组建的陕南行政公署,移治
于南郑市,统管今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区辖地;1
951年2月撤销陕南行政公暑,改设南郑专区;1954年
改为汉中专区;1966年改为汉中地区。
汉中为物产丰富、“四塞险固”之地。北有秦岭屏
障,南有巴山横亘,汉江贯穿其中,栈道辐辏,形势险
要,可“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
财,右出秦陇之马”。这里进可攻,退可守,历来为兵
家争夺之要地。自汉代以来,便以引人注目的声名载人
史册,湛称历代军事重镇。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
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他以此为发祥地,筑坛
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灭三秦,进
而完成统一大业,建立汉家王朝。
三国时,先是曹操征张鲁,据汉中。建安二十四年
(公元219年),蜀将黄忠在定军山前刀劈夏侯渊,赵
云在汉滨大破曹兵,刘备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自立
汉中王。蜀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屯兵汉
中,劝农讲武,实行耕战,六出祁山,北攻曹魏,历时
八年之久。
南宋时期,汉中为西部抗金重镇。吴、吴兄弟以秦
岭为屏障,据守汉中三四十年,阻止了金人的南侵。
明天顺元年(1457年),王斌发动的汉中农民起
义,曾经攻占汉中,赶跑了明端王朱常浩。
太平天国时期,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等将领,
也曾西进汉中,先后驻扎一年之久。
本世纪三十年代前期,中国工农红军曾在汉中的镇
巴、南郑、西乡、宁强等县山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中
共地下党组织活动于汉中城乡,为建立红二十九军作出
了重要的贡献。
在这一幕幕历史活剧中,登台演出的著名历史人物
及其重要活动,给汉中留下了异常丰富的古遗址、古建
筑、古墓葬、摩崖石刻、石窟造像等名胜古迹。
作为军事重镇的汉中,历史上虽非帝王之都,但为
朝廷所重视。以它为中心的汉中盆地,与周围地区有着
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历史遗存甚多。其中以汉代及三国
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有古栈道、褒斜道石门、石门摩
崖石刻、山河堰、古汉台、拜将台、饮马池、武侯墓与
武侯祠等。
古栈道位于秦岭巴山之间的汉中盆地。古时南北交
通极为不便,故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为了
开辟从关中翻越秦岭、巴山,通往巴蜀的通道,早在战
国时期,秦国人就在秦巴山区,依山傍水,修筑栈道。
所谓栈道,就是沿河修筑的道路,在通过河弯的凹岸或
断崖绝壁处,凿石架木而成。秦昭襄王末年已有“栈道
千里,通于蜀汉”的说法。秦国在秦岭修的栈道至少有
两条。刘邦破奏后,受封汉王,由杜县(今西安市长安
县境)南行赴南郑,其路线约当后来所称的子午道。后
来由南郑返关中,却是经由勉县,沿嘉陵江而上至陈仓
的故道。到了汉代,由汉中至关中的栈道计有故道、褒
斜道、骆道和子午道;由汉中到四川的栈道有金牛道和
米仓道;由汉中到甘肃的栈道有白水道。共有栈道六
条,真可谓栈道之乡。这些栈道中,以兴修于西汉中叶
的褒斜道最为有名。修筑这一条新道,原是想利用向南
流入汉江的褒水(今褒河)和向北流入渭河的斜水(今
石头河)的水道,来运输由汉江下游集运到南郑附近的
漕粮。这条水道没有通航的可能,但循水依山修成的这
条栈道,南起褒谷口,北至斜谷口,要比经由陈仓的故
道近便,因而成为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南北往来的大道。
米仓道是由南郑向南翻越米仓山,到重庆这个古代巴国
都城的大道。东汉末年,张鲁为曹操所逼,就是从这等
道南奔巴中的。这些栈道,在汉代以后的一千多年中,
时兴时废,或部分改线。因此,现在保存的栈道遗迹,
分歧较多,正是栈道演变历史的实证,也是研究我国古
代山地交通的珍贵依据。目前保存较好的,首推留坝县
丁家村和阎王砭等地。
褒斜道石门是褒斜道南口的一个人工隧道,史称石
门。隧洞长十六米三,宽四米二,南口高三米四五,北
口高三米七五。两车在洞内可并行。石门开凿于公元一
世纪,始于汉明帝水平六年(公元63年),到九年
(公元66年)四月成就,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
史,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穿山隧道。开凿之法,也确有
创造性,是用“火焚水激”方法开凿的。
褒斜道及其石门,自汉代以来,通而复塞,塞而复
通,历次修复多有摩崖石刻。古时行经褒斜道的车辆,
都曾经过石门。人们目睹栈道、石门、古山河堰之伟大
和褒谷山水之胜迹,常感受于怀,为文题记,或题词留
名,相继镌于石门洞内东西两壁和洞外南北数里的断
崖、陡壁、褒河岸边及河床巨砾之上,形成了浩瀚的石
门石刻。据1960年普查统计,共有摩崖石刻百余方。
其中有以汉魏石刻为主体的十三种摩崖石刻,唐宋以来
已著称于世,为历代考古学家、书法家所推崇,誉满全
国,世称“石门十三品”。这些石刻,以其时代之早,内
容之宏富,书艺之高超,保存之完好,在全国是独县特
色的。
山河堰是汉中地区有史可查的最早的水利工程。汉
初,丞相萧何曾拦褒河水修堰,后为曹参所落成。因褒
河一名山河水,故拦截褒河而筑成的堰,又叫山河堰。
其灌区包括原南郑、褒城两县的部分地区。原灌区内多
有祭祀萧何、曹参的庙宇。在筑堰的同,还兴修了王道
池、蒿池、月池、顺池四大名塘,用以蓄水灌溉。这些
水利工程,对发展汉中农业有重要作用,在全国水利史
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三国时,诸葛亮屯兵汉中,踵迹增
修。南宋时期,也多次重修。《宋史·吴传》载:“至汉
中,修复褒河古堰,溉田数千顷,民甚便之。”《宋史·
吴传》、《宋史·杨政传》都有重修山河堰的记载,并
有宋代《重修山河堰记》石碑两块和《重修山河堰》摩
崖一方。
古汉台、拜将台和饮马池相传都是汉元年(公元前
206年)刘邦驻汉中时的遗迹。位于市中心东南侧的古
汉台是刘邦的宫廷故址,台高六米,面积约五千平方
米,四周有高耸的台垣,砌以砖石,上有女墙,雄伟多
姿。台内汉代的建筑已无从稽考。宋代以后相继建有许
多亭台楼榭,主要有宋代的天汉楼(今之望江楼),明
代的桂荫堂、镜吾池、洗心亭,清代的清晖亭,清末民
国初的东华厅和民国十五年(1926年)建的竹林阁。
望江楼为汉台的最高处,高檐飞角,甚为古雅。台上有
一石鼓,相传为刘邦的上马石。被誉为汉中名胜之一
的“月台苍玉”,即指石鼓而言。
古汉台西南不远,有拜将坛,也叫拜台。相传为汉
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设的坛场。由南北两座土台组
成,高丈余,面积近八千平方米。刘邦破格起用人才的
史实,经过世代传颂,拜将台也远近闻名了。
饮马池亦名东湖,位于市内东南隅,西北距古汉台
数百米,面积六千多平方米,相传为刘邦驻军汉中时的
饮马处,故称饮马池。池周有砖砌花墙,西墙上现存清
代石刻对联:“神龙能作苍生雨;饮马常怀赤帝风。”池
东南角的城垣上曾有清代建筑的三台阁一座。
武侯墓即诸葛亮的坟墓。因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
汉国,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谥为忠武侯,所以人称
他的墓为武侯墓。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
出斜谷攻魏,屯兵五丈原时卒于军中。遵其遗命,葬于
今勉县城南的定军山前。此墓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
虽历经战乱,却一直受到人民的保护。
汉中为勉辖市,是汉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心。现全市人口约四十万人,其中城市人口由建国初的
五万多人增加到现在的十三万人。
建国前的汉中是一座消费城市,交通比较闭塞,工
农业都很落后。1949年解放时,仅有西京电厂汉中分
厂及三秦面粉公司的产业工人一百零八人,手工作坊七
十多家。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传统的制
革和竹、藤、棕、草编织行业有了新的发展,而且根据
当地资源、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先后办起了轻
工、纺织、医药、造纸、机械、电力、采矿、冶金、化
工、建材、服装、酿造、食品、电器、仪表等各种类型
的工业企业二百八十多个。主要产品有电机、机床、水
泥、化肥、磷矿石、石英砂、原料药品、布鞋、电石、
手表、机制纸、灯泡、啤酒、桑蚕丝、皮革制品、纸
板、刀具等四十多种。在工业生产中,轻工业约占全市
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对于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
繁荣市场,活跃经济,起了重要作用。汉中已成为轻工
业和机械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
汉中地区农业历史悠久,水利资源丰富,历为兵家
屯耕要地。早在西汉时期,就兴修了山河堰等水利工
程。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在古山水堰基础上,修
成了褒惠渠,灌溉平坝大片土地。建国以后,水利事业
有了大发展。在汉中市境内,解放初期便修建了大量的
小型塘堰,使有效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八万八千亩,
扩大到十七万亩;六十年代增修了武乡四级抽水站和沿
江抽水工程;七十年代建成了石门水库及东干渠。到八
十年代初,已有小型水库四十座,陂塘五百五十多口,
总蓄水能力达一亿三千万立方米,另有配套机井五百八
十眼,电力抽水站一百三十七处,小型渠堰五十四条。
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二十七万亩,占耕地面积的百分
之八十一。除山地和少部分丘陵地外,基本实现了水利
化。加之推广科学技术、农业机械和施用化肥,使农业
生产的基本条件大为改善。农业生产目前仍以粮油生产
为主。三十多年来,全市林地面积增加了一倍,并因地
制宜地营造桑园、柑橘、苹果、油橄榄等经济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生活普遍得到改
善,农村经济空前活跃起来。
汉中市是汉中地区的交通枢纽,运输业相当发达。
阳(平关)安(康)铁路横贯市区北部,连接宝(鸡)
成(都)、襄(樊)渝(重庆)两线,是我国较早的电
气化铁路干线之一。市内有褒河、汉中、王家坎三个车
站。位于北郊的汉中车站,是客货汇合站,每天接待川
流不息的旅客,源源不断的物资、山货从这里转运。公
路有汉(中)白(河)、汉宝(鸡)、汉川(成都)等
干线。市内干、支线公路总长一百八十七公里。公共汽
车营运线路四条,长七十多公里,各乡政府均通汽车。
民用飞机场在市区西南部,每周有六次班机通航西安。
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文化、教育、医疗
卫生事业的繁荣。全市现有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
等高等学校,学生两千多人。有京剧、秦腔、汉剧、歌
剧等戏剧院以及电影院、俱乐部、博物馆、图书馆、文
化馆等文化艺术和娱乐设施。医院和病床都有很大增
加。此外,体育运动也在城乡普遍开展起来。
汉中城市建设的发展,是在原有骨架的范围内,依
托现状,合理规划,填空补齐,由内向外逐步发展的,
并以旧城与火车站之间和东关地区为建设的重点。城市
新建筑以五层为主,给城市增加了立体感,丰富了街
景。在市中心、莲花池公园和体育场,构成面积较大的
轮廓线低下的区域,给人以明快、清新、活泼的感觉,
能使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现在,汉中市人民正在结合一城多镇的地理特点、
经济现状和发展的可能,积极发展轻工业和农副业产品
加工业,合理布局城市,协调城镇发展比例,努力把汉
中市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中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