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亦称兵符,因作成伏虎状,故名,它是古代帝王
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虎符能分成左右
两半,用兵时,左一半交给带兵的将帅,右一半由国君
保存。要调动军队时,国君将右一半交给差遣的将领拿
去和带兵将帅手中的左一半扣合,互相符合完整表示命
令验证可信,方有权调动军队。
公元前257年,秦军进攻赵国,兵临邯郸城下,赵国求
救于魏楚两国,魏国派大将晋鄙率军10万救赵。这时
秦国向魏国施加压力,魏王屈服令晋鄙按兵不动。赵国
相国见魏不肯进兵,就写了一封告急信给魏国相国信陵
君魏无忌,信陵君通过魏王妃子如姬的帮助,盗出魏王
亲自掌握的半个虎符,假传王命,击杀晋鄙,夺得兵
权,然后率兵8万,会同楚军一起救赵,遂解邯郸之
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窃符救赵的故事。1942年郭
沫若先生曾以此故事为题写了著名的历史剧《虎符》。
由此故事也可看出当时虎符制度的严密。
我国现存最早的虎符实物,是1973年在西安郊区北沉
村出土的杜虎符。杜虎符长9.5厘米,符身上有铭文9
行40字,错金而成。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
在杜(杜是地名,古代秦国杜县)。凡兴兵被甲,用兵
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当时用兵时,50人以
上,必须出示会符。但如遇烽火,不用合符,也可以用
兵。此符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还收藏有一件阳陵虎符,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发给
阳陵驻守将领的虎符,出土于山东枣庄,上有错金铭
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因为虎符是发兵
之物,贵在谨慎严密,所以虎符多做得短小而易于藏
匿,不易被人发现。
汉代兵符上承秦制,略有变化。秦代虎符铭文,铭于符
左右两侧,两侧文字相同,不用合符就可通读。汉代虎
符则不同,铭文刻于虎脊之上,骑于中缝,只有合符之
后,方可通读。1989年在陕西咸阳秦都区沣西乡李家
村出土了一合完整的汉代铜质虎符,虎符长5.8厘
米,错银、篆书,脊文8字:“与齐郡太守为虎符。”魏
晋南北朝时期,虎符沿用不衰。唐代将虎符改为鱼符,
宋代以后皆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