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阵图是诸葛亮在军事上的一个非凡的创造,相传它
变幻莫测、威力无穷、奇妙无比,故而千百年来深受推
崇,被公认为极佳的作战阵法。然而究竟何为八阵图,
同时与之相关的遗址又在何处?这是热衷于此事的爱好
者和学者们非常感兴趣的活题。八阵图是干什么用的?
其实八阵图是一种演习阵法的直观教练图,即类似现在
军队采用的沙盘作业图。
八阵阁是一种集体的战斗队形。“乙包括行军队形、
驻防配置、进攻时的展开与秩序的退却防御等内容。它
采用天、地、风、云、龙、虎、蛇、鸟等八个代号作为
各个方向上部队的旗号,又用八八六十四卦表示各个大
小战斗队伍的番号,二者互相配合,有机地组成一个战
斗图形;军队配置成八个方向,每个方向又包括八个小
方阵;六十四个小方阵分布在四而八方,中央是中军,
即指挥所或司令部。至于每个方向上的大小单位,则又
按此类推,如法布置。具体他说,图中所标的“天地风
云龙虎蛇鸟”只是一种代号,所谓“军中容军,队中容
队”。同敌人交战时,各个小方阵担任不同的作战任
务,随敌人的变动,各队相应交叉换位。所谓“常山之
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则首尾皆应”。各
个小方阵可摆成不同的方圆曲直锐等种阵势,各队由骑
队、步队、车队组成,大约由几十人到百人为一·。
队,排列为重迭的数行,一一般在前是弓箭手,中间是
长兵器手,后面是短兵器手。战斗中,先以弓篱发射,
接着长兵器刺杀,最后短兵器投入格斗。诸葛亮利用此
图“以巴蜀弱卒数万东屯渭水,天下震动”。(参见张国
康《孔明巧布八阵图》,《历史知识》”80年)期;马
华民《古代阵法》,《历史大观园》1988年第11期)
关于八阵图遗迹的真伙问题,历来存在有不同的看法。
冯树鉴在《千古之谜——“八阵图”y《历史大观园》
1986年第11期)中阐述,八阵图遗迹主要有三处:
《明一统志》说,在四川新都县北三十里牟弥镇,有孔
明八阵图遗迹。(二)《汉中府志》及北魏邮道元《水
经注·江水篇》、晋干宝《晋纪》说,在陕西两县(今
勉县)东南定军山诸葛亮墓东。(三)《太平衰字记》
说,在四川奉节县南白帝城下长江江边。此说记载得最
多,也是诗人、学者们描写得绘声绘色的八阵国遗迹。
请葛亮虽然从未在白帝城打过仗,但他先后两次在那里
驻军。第一次是建安十八年(公元2i3年),他率军人
蜀,路过白帝城。第二次是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2
年)他到白帝城接受刘备的托孤。这时,他考虑到要在
蜀汉门户的战略要地自帝城设立防御性的军事设施,立
下八阵图的标记,那是完全可能的。杜甫的勿\阵围》
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
吞吴/在杜甫的时代,大概还留有白帝城下江边的八阵
图遗迹。
朱长超在伽\阵图如何行兵布阵调学林出版社《中
国文化之谜》第3辑)中认为:奉节县长江边上的八阵
困可能不是实践的遗迹,而是演习八阵法的地方。据
《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h己载,这里的八阵团
聚石成堆,石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其布,排列为六
十四堆。石堆建造得很牢固,夏天大水冲击淹没,冬季
水落石出,万物都失故态,唯有八阵石垒岿然不动,到
了唐明,石垒依;比这些石垒,可能是练兵时军队队形
变化的一种参照物。
又据史料记载,这些遗迹都存在着石(土)垒,视
其用途则并非营地的防御工事——“垒”,因为那种垒是
一种垣墙,且须构筑在营地的四周。值得关注的是,三
处遗迹中石(士)垒的组合排列非常相似,显而易见,
定是八阵图遗迹中至关重要的内容。结合这些遗迹的地
理位置和当时战争中有关情况来看,它并未用于实战,
而是用于训练将士,是为实战作准备的地方。(参见李
兆成《关于谱葛亮的八阵图》一文,《西南师范学院学
报》1982年第2期)另据《新闻出版报》1993年6月5
日报导,孔明八阵图遗迹应在今诸葛村。
该文说,古建筑专永罗哲文最近在浙江兰溪市诸葛
村的考证表明,这个村的古建筑群平面布局正是按诸葛
亮的八阵圈设计的。其地形如锅;中间低平,四周渐
高,以中心的一日池塘为核心,四周环绕着大公堂及村
民民居等数十座明、清建筑,高低错落有致,几条小巷
呈放射状,整个布局面如蛛网,以该村保存的《诸葛氏
宗谱》上绘的诸葛地形图来看,可与八阵图暗合。
由此可见,八阵图的遗迹问题,还需进一步考证、
调查,历史谜团仍旧还是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