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
氏,有熊氏、少典之子。 相传曾与炎帝战于阪泉 (今河
北涿鹿东南)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
之野。打败炎帝,擒杀蚩尤,被各部落尊为天子, 即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相传蚕桑、舟、车、文
字、音律、算术都创造于黄帝时代。那么这样一个大人
物为何要到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崆峒山何以成为轩辕
黄帝问道的圣地?本文想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崆峒山是中华原始文化的聚合体
1978年,在古成纪的治地–秦安大地湾挖掘出了距
今7800年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从已经发掘出土的上万
件遗物和遗址的规模来看,显然是大部落联盟的所在
地。大地湾遗址上下跨越了3000年左右,在我国新石
器考古中,无论规模、遗迹遗物丰富程度,还是研究价
值,均超过著名的半坡遗址。因此,它被称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学者们经过几十年的深入研
究,普遍认为大地湾文化与伏羲时代基本吻合。大地湾
遗址的发现,掀开了中华古代文化新纪元,也为研究距
今5000年的黄帝问道于崆峒山的传说提供了一条线
索。
据《尔雅》记载:“北戴斗极为空桐。“意思是说,
崆峒山应当是北斗星下面的一大片地方,是一个区域,
这就难怪历史上北方的好多山都冠以崆峒之名了。值得
注意的是,六盘山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崆峒。崆峒山为六
盘山之余脉,而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伏羲,是渔猎社会时
代的领导者。而渔猎社会的生活,是由西北高原即黄河
上游流域渐次发展的。
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距今7000多年前的前仰韶
文化至仰韶文化早期,中华大地上生存着三大氏族部落
集团,与此相应地存在着三大文化系统。一是以渭水上
游、陕甘交界为中心的西部氏族集团,最早可追溯到前
仰韶时期的大地湾一期与仰韶早期文化(距今7800-60
00年),是华夏文化或秦晋文化的前身;二是以泰山为
中心的东部氏族部落集团,最早大约追溯到青莲岗文化
(距今7400-6000年),是齐鲁文化的前身,亦即所谓
东夷各部;三是以江汉平原为中心的皂市文化和以太湖
平原为中心的河姆渡早期文化的南方氏族部落集团,也
就是所谓的南方苗族诸部(距今7000-5300年),是楚
汉和吴越文化的前身。这三大氏族部落集团和三大文化
系统与仰韶文化早期在中原地区发生了接触,开始了最
初的氏族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原大地三大文化的互
补,三大氏族部落集团的交融,是以西部文化和氏族部
落集团为主导地位的。这是伏羲为中华人文始祖的根本
意义所在,也是黄帝问道于崆峒的根源所在。南怀瑾先
生也说”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先由西北高原
开始,逐渐向黄河下游发展,到了三代以下,便形成中
原文化,这一系统文化的老祖宗,大致都上推自伏羲画
卦开始,以黄帝轩辕为中心,终以文王演绎的《易经》
哲学,奠定自伏羲,经黄帝,至于文王一系列的学术思
想,发源于西北高原,展开于黄河流域中心地区的文
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黄帝所学习、继承的实在是上
古圣人伏羲所创立的易学文化系统。而学习的对象—广
成子,是道家供奉的上古神仙。究竟有无此人,姑且不
谈,然道家人物的名号,也和佛家菩萨名号一样,往往
是代表一种内容的,那么广成子,便是”集其文化大成
的意思”(南怀瑾《禅宗与道教》)。进一步说,道家
学术思想的内容,实质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原始宗教思
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的总汇,笼络贯穿
中国文化上下古今的大成。而至于崆峒山,实质上也可
看成是中国原始文化的聚合体。
二、伏羲、黄帝本是一家
伏羲是八卦的最早发明者。《易系辞下》说:“古
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于天象,伏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
作八卦”。而八卦无疑是《易经》的雏形。加之伏羲又
教民结绳,以作网罟,捕鱼猎兽,嫁娶以俪皮为礼,又
创制琴瑟(《世本.作篇》)。可见伏羲当时所处的地域
和他的部落所创造的文化经济,是当时最发达的。而崆
峒山作为这一区域内的一座名山,吸引胸有大志的黄帝
前来问道学习,自然是情理中事了。
著名上古史专家刘起釬先生指出:“西北本有创造
了早期文化的原住民族,显然就是氐羌族的祖先。夏鼐
先生《考古学论文集》“中把一些甘青境内的文化遗存
定为氐羌族所遗,这是对的。“先秦古籍《淮南子,览
冥训》称伏羲为”虑戏”,《礼记·王制》说”西方曰
戎,”《风俗通义·四夷》说:“西戎有六……五曰鼻
息”,“鼻息”即”虑戏”,“虑”字从虎,此乃羌族的图腾。
这说明”虑戏”当是诸羌中的某一支,伏羲其实原属羌
族,是当时居于先进文化的羌族首领。再者,伏羲?qu
ot;羲”从羊字,也可推断为羌之一支。由伏羲所创造的
以八卦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是汉文化的最初渊源。而黄
帝族在尚未向中原发展以前居住活动的地区,就是东起
渭水北境,即陕西中部,西迄甘肃之境的地域,而这正
是氐羌的地域。在距今7800-7300年第一期大地湾文
化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彩陶,同时发现了种植生产的
粮食—黍。至少我们可以说,黄帝族受过居于当时先进
文明的陶冶,是可以认定的。
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黄帝和炎
帝是兄弟俩。据考:姬水在今日甘肃夏河,姜水为今日
陕西宝鸡以北的渭河支流。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曾
根据黄帝姬姓,指出黄帝原属戎人和狄人。《山海经.
大荒北经》:“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
北狄”。姬字从 得声。读作dia,读音与狄很近。而在
古文中,姜通羌。以此看来,炎黄二帝均出自狄羌之地
或部落。进一步说,黄帝轩辕氏与太皋伏羲氏在族源上
并无二致。向先人以及先人所创造的先进文化学习,难
怪黄帝要排除万难,一而再地来崆峒山向作为伏羲文化
化身的广成子求教问道了。
三、崆峒含义的探索
关于崆峒山名的由来,现在有四种说法。一是认为
崆峒山峭壁绝立,多有洞穴,取其空空洞洞之意;二是
认为与道教清静无为思想有关;三是认为得名?quot;崆
峒氏”部落;四是认为崆峒原指一大的地域,《尔
雅》“北戴斗极为空桐”(北到了正当北斗星、北极星下
面的地方,叫作”崆峒”)。四种说法当然各有道理,但
笔者认为把三、四两种说法结合起来考察,并作进一步
完善,似更切史实。
从现有资料看,崆峒在商代就被分封为方国,而此
时汉语的优势地位并未确立。周人推广”雅言”,是在灭
掉商朝之后。我们知道,古汉语基本上为单音节
词,“崆峒”二字为双声叠韵联绵,绝不能拆开理解,故
第一说不能成立。第二说附会在第一说的基础上,除上
面谈到的理由不能成立外,缺乏历史考证和史料依据,
臆测的成分太大,不能令人信服。
笔者以为,《尔雅》:“北戴斗极为空桐”的记载极
有道理,它起码从地域的角度确定了”崆峒”的范围。尽
管此书是汉代人建立在星宿分野观念上的定位,但毕竟
是”缀缉周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有相当的可信
性。如果把《尔雅》的这段记载和《逸周书》关于大
夏、莎车、姑他、旦略、貌胡、其尤、东胡、戎翟、匈
奴、楼烦、月氏、胡、北狄等十二部族,悉归于崆峒族
的记载结合起来分析,就可以看出,前者确定了”崆
峒”的地域范围,后者则确定了”崆峒”的内容。
关于崆峒族,《史记·殷本记》、《史记·赵世家》
以及战国时编纂的专记自黄帝讫春秋时诸侯大夫的氏
姓、世系等的《世本》明确记述?quot;崆峒氏,子姓,
盖因崆峒山也”。另外,前些年集国内权威学者编纂的
《中国历史地图集》,将春秋时的崆峒氏标在包括今平
凉在内的这一区域之内,自有其一定的道理。
崆峒族在商代时,为其分封国。《史记·殷本纪》
说:“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
氏、宋氏、崆峒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崆峒族
所在的方国即为崆峒国,曾为商契的后代所统治,臣服
朝贡于商,这一点《诗经·商颂·殷武》为我们提供了证
据。“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
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日商是常。“商人是东来的民
族,为夷族的一系。商族先世与戎为婚姻,所以称
为”殷戎”、“戎殷”、“戎商”。商族进入中原后,与他周
围的土方、犬侯、虎方、羌方、风方等方国打交道,所
以商族是在夷、戎基础上,吸收其他氏族部落融合而成
的新的商族。很明显,崆峒族参与了这种民族的融
合。
《史记·周本纪》载:“不 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
不务,不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当时的”戎狄之
间”即陇东一带,到不 的孙子公刘时,和渭水流域的羌
人通婚,学习其农业生产技术。从而发展成为一个发达
的农业国。所以周人称其始祖母为”姜爱”。姜是羌族的
姓氏。《说文》解释”羌”,谓”西戎羊种也”,大概这是
一个以羊为图腾的民族。有学者认为,马家窑文化皆叠
压在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之上,所以马家窑文化是从
仰韶文化发展而来的。马家窑文化被公认为羌族文化。
齐家文化上承马家窑文化,常见以羊头、羊下腭骨随
葬,即基于对羊图腾的信仰,所以齐家文化也是羌族文
化。从实质上看,仰韶文化系统实为原始氐羌民族系统
的民族文化。从考古文化上来看,崆峒族活动的区域,
正好处在羌人文化的中心地带,如马莲河流域的庆阳、
镇原是甘肃最早发现旧石器遗址的地方;葫芦河流域的
秦安县五营乡的前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渭河源头的
临洮一带有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遗址;以及平凉现辖
区内近500处的仰韶、齐家文化遗址。而商周时期出现
在泾河上游的平凉安国寺洼文化,与洮河流域、漳河流
域到漕河上游的葫芦河流域整个寺洼文化分布区连为一
片,这应该是崆峒族作为戎羌部落联盟长的证明。所以
《逸周书》说,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貌胡、其
尤、东胡、戎翟、匈奴、楼烦、月氏、胡等北狄十二部
族悉归于崆峒,可见崆峒族在周代是一个强大的民族部
落。这其中的缘由,一是崆峒族作为羌人,世代与周通
婚;二是周人战胜殷商,依靠的主要力量是羌人。刘启
益在金文中寻找周王的配偶姓氏,发现从文王开始,西
周十二王,十一代,每隔一代即有一位羌族(姜姓)王
后。
据司马迁《史记·赵世家》记载,战国末年,大约
到了赵悼襄王时期”其后娶空同氏,生五子”。这说明到
了公元前200多年,即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时候,崆峒族
还是作为附属的方国存在的。由于崆峒族所处的地域为
秦前期的中心地带,故崆峒族是很可能附属于秦,而后
融入秦之大统了。
由于崆峒族在商为封国姓氏,在周与王室通婚,为
十二部落联盟长,是周战胜殷商的同盟军。尽管随着秦
国统一,方国部族已淡化直至消亡,但族以地为名,地
以族为名,以致造成称为崆峒的众说纷纭。如(1)今河
南虞城县东;(2)今宁夏固原县西,今六盘山;(3)今甘
肃岷县西;(4)今甘肃酒泉市东南;(5)今甘肃西和县
北;(6)今天津蓟县东北;(7)甘肃平凉市。尽管如此,
我们从中仍可以判断出一个轨迹,凡被称为崆峒的地
方,即为崆峒十二部族联盟及各个部落联合起来东征西
讨所占领过的地方。
崆峒作为山名出现,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战国时代
《庄子·在宥》。其次,有战国时的《世本·姓氏篇》。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叙》中,也是把崆峒作为山名的。
可见,在古人心目中的崆峒,既指北方大地,也指曾生
活、驰骋于北方的崆峒部族,还盖因崆峒山”的
山。另外,有一种观点,认为崆峒是”葫
芦”、“苦 ”、“窟窿”的音转,和崆峒山处于同一区域六
盘山西面的葫芦河流域的大地湾遗址,就是”葫芦”的化
身—伏羲、女娲的生息之地。遗址中出现的陶器,“人
首葫芦瓶”很是典型。当地民间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人
出自葫芦;二是说人出自葫芦河。苦龙即蛤蟆、蟾蜍、
蛙,同女娲的”娲”。这些与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殖崇拜有
关。“窟窿”即”孔”,即”洞”。如果此说成立,那么崆峒
山在远古就有”母亲山”的含义了。
综上所述,关于”崆峒”一词,笔者疑为当时生活在
这一带的羌族部族(崆峒部族)对这块山峦起伏地方的一
种称呼。我国民族众多,语言复杂,但基本上可以分为
两大语系,即北方的阿尔泰语系和南方的汉藏语系。阿
尔泰语系分为突厥语族、(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
克孜语、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撒拉语、西部裕固
语),蒙古语族(蒙古语、达斡尔语、土语、东乡语、保
安语、东部裕固语),满—通古斯语族(满语、锡伯语、
赫哲语、鄂伦春语、鄂温克语)等,它们都来源于原始
阿尔泰语。
汉藏语系包括汉语族(汉语),藏缅语族(藏语、门
巴语、彝语、哈尼语、僳僳语、纳西语、拉祜语、景颇
语、独龙语、怒语、土家语、羌语、普米语),壮侗语
族(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仫佬语、水语、毛难
语、黎语、京语),苗瑶语族(苗语、瑶语、畲语、仡佬
语)等。我们研究”崆峒”一词的发音和含义,绝不能在
传统的汉语中转圈子。“崆峒”一词究竟为哪个部族命
名,其含义是什么?有待于我们作更加深入的探讨。
四、问道圣地崆峒山 .
崆峒山在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属于陇山
(关山、六盘山)山脉的一部分,海拔在1485至2123米
之间,面积83.6平方公里。山势既有北国之雄浑,又
兼南方之秀美,历史上曾有”西镇奇现”、“山川雄秀甲
于关塞”的美誉。
由于崆峒山和伏羲文化遗存(包括大地湾遗址)处于
同一地域范围,加之雄秀的景色以及独特的丹霞地貌,
为其成为黄帝问道的圣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帝问道
于崆峒山,最早的记载是战国时代《庄子·在宥》:‘黄
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上,
故往见之。‘广成子居崆峒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访,
说:‘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要?‘广成子说:‘尔
治天下,云不待簇而雨,木不待黄而落,奚足以语至道
哉!‘黄帝退,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见之。
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从下风膝行而前,再拜请问治身
奈何而可长久?广成子蹙然起身曰:‘善哉问乎!至道之精
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
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
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
二百岁吾形未尝衰’。庄子讲述这个故事,显然是”道”化
了的。主要是论证”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其中也反映
出一条认识,劳心伤形。其给予人的积极启示在于,不
要斤斤计较名利得失,要心胸豁达,宽容大度,善于忘
却烦恼,保持身心的虚静愉悦。
《抱朴子·登涉》记载:“黄帝欲登圆丘,其地多大
蛇,广成子教之佩雄黄,其蛇皆去。“这一仙话异闻被
美国人W·爱伯哈德拿了去,在他编撰的《中国文化象
征词典》中说,黄帝部族发生了大瘟疫,听说广成子医
道高明,前去讨教治疗瘟疫的办法,结果给治好了。这
一说法倒也符合唯物思想。在远古时代,广成子其人既
是巫师也是医生。也不能排除广成子是当时部落联盟巫
师的可能性。远古时代,人们征服自然与社会的能力有
限,寻求既通人事、又能和鬼神打交道的巫师作法祛
魔,是可能的事。
周秦时期,黄帝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的事广为
流传。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西至于崆
峒’。《太史公自叙》说:‘黄帝至崆峒,登鸡头山’。
秦汉时期,崆峒山是中西要道—鸡头道的必经之
地,东连关中,西接陇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许多历
史名人和封建帝王曾经过鸡头道,登临崆峒山。《史记
·秦始皇本纪》说: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巡陇
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 (鸡头山、千头山、笄
头山为崆峒山之别称)。《封禅书》说:汉武帝”至陇
西,西登崆峒”。司马迁也说:“余尝西至崆峒”。据
考,司马迁于元鼎五年(前112年)登临了崆峒山,这一
年他24岁。汉武帝西巡,他跟随到了雍地(庆阳、平凉
一带),武帝在祭五畤之后,接着登上了崆峒山。这为
他后来写作《五帝本纪》奠定了基础。
贞观二十年(646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来陇山视
察马政。《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丙戎,陇山头,
次瓦亭,观马政”。李世民看到崆峒山佛事大盛,御赐
明慧禅院田宅,这是崆峒山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情。现在
崆峒山可以确定的唐代建筑有问道宫、轩辕宫等四处。
需要强调的是,崆峒山东至西安不过300多公里。
作为13个朝代王都的古长安,前后一千多年,都是全
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崆峒山一带无疑是一块非常
重要的战略要地。宋人郑文宝在《萧关议》中指出”高
岭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扼五原。“这也是秦
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人频频光临崆峒山的另一个原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