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发明弓箭的时间是很早的,距今二万八千
年前的山西朔县峙峪人遗址,已发现有石箭头,表明那
时的原始人类已开始使用弓箭了。到了新石器时代,许
多遗址都发现有石箭头,表明那时弓箭已普遍地使用
了。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把弓箭的发明使
用,作为由中级蒙昧社会向高级蒙昧社会开始过渡的一
个重要标志。他说:”由于有了弓箭,猎物便成了日常
食物,而打猎也成了普通的劳动部门之一了。”弓箭的
使用对于上古仕会的进步。
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弓箭具有强大的杀伤能
力,增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威力。善射的英雄受到人们
的尊敬,并寄托以富有想象的希望,于是产生了”羿射
九日”的神话。
羿是一个射箭的能手。他射法高明,百发百中。唐
尧的时候,天上出了十个太阳,造成天下大旱,地上的
庄稼都枯死了。一些凶禽猛兽也出来危害人民,什么大
鹏鸟、大野猪、长蛇以及长齿、九头的怪兽,到处横
行。于是唐尧派人请羿来,叫他用强弓利箭射下了天上
九个太阳,解除了人间的旱情:又射死了各种危害人民
的野兽,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大家都称赞尧的功德,
举尧为天子。羿当了一个部落的首领。这个神话反映了
古代人们的心理:弓箭的威力可以战胜一切自然灾害。
古代除了”羿射九日”的神话之外,还有”逢蒙学
射”、“纪昌学射”的传说。
羿的射法出了名,就有许多人来跟他学射,逢蒙是
羿门徒中学得最好的一个。逢蒙是个心木不正的小人,
他以为除去羿,射箭英雄就数他了,于是一心想把羿除
掉。一天,他乘羿打猎回来,躲在树林子里,一连向羿
放了十支暗箭。羿躲过了九只,等第十支箭射到喉前
时,羿一低头咬住了箭镞,使逢蒙知道羿的本领确实比
他高明。据《列子》书上记载:飞卫是个著明的射箭教
师,纪昌投到他的门下学射。他先教纪昌练注意力,锥
尖刺到眼前也不眨眼。又教他练眼力,能视小如大,视
微如著。纪昌很快就掌握了射箭技术。
“逢蒙学射”和”纪昌学射”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
很早就有了射箭教师,懂得提高身体素质和掌握技术的
关系。这些故事虽说是神话和传说,却有其社会现实基
础。西周时有一件铜器《静》,上面的铭文就是记载一
个叫静的人,教王和官吏射箭。因为教得认真,“王锡
(赐)静剥(玉器)”,他使铸了一个殷作为纪念。
到了春秋、战国,射箭运动普遍开展,射箭能手也
比较多了,以楚国的养由基“百步穿杨”、“射穿七札”最
为出名。据《左传》记载,养由基是楚国的一员小将,
在晋楚鄢陵的战役中,他一箭射死晋国的大将魏锜,遏
止了晋军的进攻,受到楚共王的赏赐。楚军中另一员小
将叫潘党,也是一个神射手。他不服养由基的本领,便
找养由基比赛射箭。在射圃中立了靶子,站在百步之
外,两人射了十箭,都是箭箭中的,分不出输赢。有人
想出了个主意,在靶场边的杨树上,染红了一片叶子,
两人都射这片叶子。结果,潘党没射中,养由基却一箭
射中杨叶,潘党又提出第二项比赛,射胸甲。潘党叠了
五层甲,一箭洞穿。养由基又增加了两层,射穿了七层
胸甲。百步穿杨需要射箭的准确性,即要有足够的力
量,又要有精良的器械。养由基射穿七札的箭法,不但
显示了春秋时代射箭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
会生产力的提高。
射箭是军事作战的重要技能,为历代军事家所重
视。《汉书·艺文志》记载了各种射法二十三篇,唐以
后记载射法的书更多。历代以射法闻名的高手,更是层
出不穷。如汉朝的李广”射石没羽”,北齐的斛律光”射
落大雕”,北周的长孙晟“一箭双雕”,唐朝的薛仁贵”三
箭定天山”,宋代的岳飞可以“左右手射”等等。这些英
雄射手,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射箭运动中产生
的。北宋有”弓箭社”的组织,蒙古、女真等少数民
族。“忙则农耕,闲则射猎”。都说明射箭在我国有广泛
的群众基础。